学习有三个阶段,作为家长,你知道吗?

2022-08-30 15:36: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习有三个阶段,作为家长,你知道吗?》,欢迎阅读!
作为,家长,三个,阶段,知道
学习有三个阶段,作为家长,你知道吗?



学习有三个阶段,作为家长,你知道吗?

请注意:在这里,我说的是“学习有三个阶段”,而不是说“学习有三种类型”。因为“类型”和“阶段”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类型”是指具有共同性质、特点的事物所形成的类别,几个“类别”之间应该是并列关系。而“阶段”则是指事物发展进程中划分的段落,几个“段落”之间应该有时间上的先后承接关系,同时也包含一定的递进关系。

那么,学习有哪三个阶段呢?第一个阶段:要我学习;第二个阶段:我要学习;第三个阶段:我会学习

大家一看就知道,这三个阶段之间应该是递进关系,它们属于三个不同的层次。其中第一个阶段层次最低,第三个阶段层次最高。第一个阶段“要我学习”,就是孩子被别人(家长、老师)强迫学习,因为别人而学习,属于推推动动,不推不动,甚至推推也不动的被动学习。这个阶段又可细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要我学习,我就学习”,二是“要我学习,我也不学习虽然两者同属于被动型学习但是,前者最终还是学习了,而后者却是“躺着不动”,俗称“赖倒胡”。结果可想而知,前者的学习成绩肯定比后者要好得多。第二个阶段“我要学习”,就是孩子有一定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属于不需要督促也能自觉学习的主动学习。第三个阶段“我会学习”,就是孩子能够主动学习、自觉学习,再加上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善于总结学习经验,探索知识规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个阶段的孩子,学习效率高,学习方法巧,学习能力强、学习成绩好,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学霸。

无数事实已经充分证明:孩子小学时成绩优秀,初中时成绩不一定优秀;孩子初中时成绩优秀,高中时成绩不一定优秀。因为小学初中高中,所处的学习阶段不同,其学习容、学习难度、学习方法、学习要求,还有老师的教学方法等也大不相同。在小学阶段,由学习课程少,学科的内容少,学科的难度小,所以如果家长能及时、经常地督促孩子,“要孩子学习”,那么,孩子的学习成绩一般差不到哪里去;如果孩子处于“我要学习”的阶段,那么,孩子基本上就能够成为学霸了。到了初中阶段,尤其是九年级课程增加了,学科的内容和难度也增加了,如果孩子还处于“要我学习”的阶段,那么,孩子的学习成绩肯定好不到哪儿去,能处于中等及偏上的水平就阿弥陀佛了。如果孩子已经处于“我要学习的阶段,那么,孩子的学习成绩一定会比较优秀,甚至冒尖。但是到了高中阶段,如果孩子还仅仅停留在“我要学习”的阶段,那是远远不够的,“我会学习”才是关键。因为与初中阶段相比,高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多、知识难度大、教学速度快,而且学习的内容更加抽象联系更加密切。各学科均是如此。如果说初中阶段解决的是“是什么”的问题,那么高中段解决的就是“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换句话说,初中阶段侧重的是基础,而高中阶段侧重的是能力,即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初中时有些内容就算你一时没有理解,也可以背下来,然后通过“做题——讲题”的模式来消化和理解,甚至不理解也可以直接套用解题模式来解决问题。但是到了高中这一切都不可能了,即便你上课听懂了,也不一定会用,更何况还有许多上课没有听懂需要课后好好消化、解决的内容呢。初中学习成绩很优秀的孩子在高中学习成绩不断下滑,这样的例子还少吗?主要原因就是孩子还没有进入


“我会学习”的阶段。一句话,在高中阶段,决定孩子发展的不是以前的考试成绩,而是孩子的学习能力!如果不处于“我会学习”的阶段,那么,孩子能有好成绩、能成为学霸、能考上顶尖大学吗?

好好看看,你们家的孩子现在处于哪一个学习阶段,如果到了初中,还仅仅停留在“要学习”的阶段,那么,他(她)再怎么聪明,学习成绩也肯定好不到哪里去。如果已经处于“我要学习”的阶段,那么,他(她)的学习成绩肯定不错,甚至冒尖。当然,最好能够更进一步,在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上多下点功夫,争取成为一名“会学习”的学霸,为不久的将来考上重点高中乃至顶尖大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说到“会学习”,那么究竟怎样才能称得上是“会学习”呢?在这里,我向大家介绍一下“会学习”的孩子的一些基本特征:

一、目标明确:没有理想就没有追求。美好的目标,凌云的壮志,往往是孩子自我进取乃至一生为之不懈奋斗的内部动力。“会学习的孩子都有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们既有长远目标,也有中近期目标。长远目标,就是他们清楚地希望自己将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即人生理想。中期目标,就是通过初中三年的努力考上重点高中亦或通过高中年的努力考上顶尖大学。近期目标,就是通过半学期或一学期的努力所要达到的目标,甚至是某一门功课所要达到的目标。

二、习惯良好: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要培养习惯。”好习惯让人终生受用。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有时候就是习惯上的差异。“会学习”的孩子都十分注重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好习惯就是好方法,好方法就是好成绩。让习惯成为一种规范,让规范成为一种能力。“会学习”的孩子都养成了这些方面的良好学习习惯:自觉预习;专心上课;现问题;独立思考;复习归纳;规范作业;攻克难题;主动纠错;博览群书;积极实践。有了这样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成绩能不好吗?

三、充满信心:无论做什么事情,信心都很重要。一个没有信心的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会产生畏难情绪,逃避的可能性很大。“会学习的孩子都有良好的心态,就是对学习特别有信心。学习上遇到困难,首先会想到如何去克服,而绝不会选择逃避。无论是面对考试成绩的波动,还是课程内容的增加亦或课程难度的增加,他们都会以淡定的态度坦然面对,并积极寻求应对和解决的方法。

四、意志坚强:一切美好的梦想,在达成之前的那个过程有可能都是枯燥无味而且困难重重的。圆梦的感觉之所以美好,就是因为在圆梦的过程中克服了各种困难、枯燥,不断的去坚持、去努力。“行百里者半九十”,一个人努力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不算难,难的是努力几年甚至十几年。“会学习的孩子往往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在学习上他们始终能积极向上、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五、富有朝气:学习也需要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即充满活力,富有朝气。“会学习”的孩子每天都是阳光灿烂,浑身都是活力四射,学玩都是朝气蓬勃。他们每天都是精神抖擞地进入教室,拿起书来朗朗诵读,回答问题声音洪亮,探究思考思路清晰,做起练习聚精会神,质疑答辩铿锵有力,自主学习专心致志,课间调节兴高采烈——他们天天这样斗志昂扬、情四溢,成绩能不好吗?


六、专心听讲:专心听讲,是指学生在课堂上能高度集中注意力,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能认真倾听老师的点拨、指导与同学的发言。专心听讲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习惯,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学习能力。专心听讲是学好知识、提高能力的基本保证。“会学习”的孩子在课堂上总是能做到心无旁骛专心听课,因为他们知道,知识的获取主要来自于老师课堂上的传授,如果上课不专心听讲,那么就无法做到把当天老师所讲的知识搞懂弄通,尤其是面对初中高中更多更难的知识。他们不但上课专心听讲,而且还会及时做好详细的课堂笔记。

七、善于思考:“会学习”的孩子往往善于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考是对所学知识的消化与吸收、整合与加工,更是巩固与创新。一旦养成了思考的好习惯,就容易接受新知识、新观念,就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能够开阔视野、提升能力。“善于思考”往往和“喜欢质疑”联系在一起。学问学问,要学更要问,如果没有问,学习就没有深度。“会学习”的孩子都喜欢质疑,都有一股子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无疑处生疑,有疑处质疑。而且,遇疑未必即问,能自己解决的疑难问题就尽量自己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就主动与同学合作探究或请老师指导,直到弄懂弄通为止。

八、愿意交流:学习上不保守、不小气,能把自己的学习心得和解题方法等跟其他同学交流、分享,愿意做小老师。所谓教学相长”很多时候,有些知识尤其是比较难的知识,自己会了、懂了还不一定是真会、真懂,只有能够把他人教会、教懂了,那样才能融会贯通,真正把知识吃透。碰撞激活思维,交流促使顿悟。“会学习”的孩子往往也特别愿意交流、分享,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

九、安排科学“会学习”的孩子都是学习上的明白人: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应该怎样才能保持优势,减少劣势;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下一步重点该做什么;哪些内容需要加强,哪门学科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他们都一清二楚、三明四白。而且,他们还往往能做到“学的时候像学,玩的时候像玩”,所以,校内校外,但凡能自主安排的时间他们都能做到科学、合理地规划。

十、兴趣浓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知道学习不如爱好学习爱好学习不如快乐学习达到快乐学习境界的孩子往往能够寓学于乐,对学习有极大的兴趣,“我要学,我愿学,我会学”,学得轻松愉快,学得妙趣横生,广泛涉猎,博览群书。这样,学习成绩就会越来越好,其他各个方面也会越来越优秀。而且,优异的成绩又会产生更浓厚的兴趣,从而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jtr.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