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案《我是你的好邻居》含反思

2023-04-27 13:37:4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教案《我是你的好邻居》含反思》,欢迎阅读!
中班,教案,反思,幼儿园,邻居
中班教案《我是你的好邻居》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喜欢和同伴合作共同游戏学习5以内的相邻数,理解相邻两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让幼儿学习单的数学题目, 幼儿园中班《我是你的好邻居》含反思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5以内的相邻数,理解相邻两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2、喜欢和同伴合作共同游戏

3、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4、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15以内的大数字点卡一份,幼儿人手一份5以内的小数字点卡;

2幼儿画册》、笔

活动过程:

1、师生互动以拍手点数引出游戏“数字宝宝找朋友”,加深幼儿5以内数字的印象。

2游戏“报数名”,进一步巩固幼儿5以内数字的印象。

教师轮流让幼儿手持数卡背对大家,师报数,被点数字的幼儿转身高举数字大声回答“×、×,我是数字×”。然后继续背对大家。(反复进行)

3.比较相邻两数的关系。

师:谁来给点卡排排队?哪张卡片应该排第一?

请一幼儿上来操作,集体说说他是怎么给卡片排队的?你发现了什么。(从少到多或多到少的排序)(1或少1的排序)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出示数字×,让幼儿说出排列在它前后的数字并说出理由。

幼儿都能较清楚地说出×比×多1,×比×少1的排序过程,并告诉幼儿数字与数字间的相邻关系。

5幼儿操作练习。

幼儿在《幼儿画册》操作练习,用画点子的方式表示数字的相邻朋友,通过操作活动再一次让幼儿对相邻数概念的理解。

活动延伸:




幼儿到室外的环境中去感受相邻关系。巩固幼儿对相邻的认识。

教学反思

数学课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课中游戏的时间比较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也比较多,但要让孩子们真正理解这堂课的内容,更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我是你的好邻居》也是围绕主题的一节数学课,要求小朋友学习5以内的相邻数,理解相邻两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喜欢和同伴合作共同游戏在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把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便成了有趣的游戏活动,把数学活动与游戏活动进行了整合。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去探索学习

3.比较相邻两数的关系。

师:谁来给点卡排排队?哪张卡片应该排第一?

请一幼儿上来操作,集体说说他是怎么给卡片排队的?你发现了什么。(从少到多或多到少的排序)(1或少1的排序)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出示数字×,让幼儿说出排列在它前后的数字并说出理由。

幼儿都能较清楚地说出×比×多1,×比×少1的排序过程,并告诉幼儿数字与数字间的相邻关系。

5幼儿操作练习。

幼儿在《幼儿画册》操作练习,用画点子的方式表示数字的相邻朋友,通过操作活动再一次让幼儿对相邻数概念的理解。

活动延伸:

幼儿到室外的环境中去感受相邻关系。巩固幼儿对相邻的认识。

整个活动运用了三个游戏环节让孩子们充分感受相邻数之间的关系。环节一:游戏“数字宝宝找朋友”;环节二:游戏“报数名”;环节三:游戏“相邻朋友在哪里”,一环套一环,环环紧扣,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到、感受到、实践到,使他们自己体会和理解相邻数间的关系——1或少1让孩子在不同的空间感受相邻数。真正做到了“玩中学,学中玩”孩子兴趣浓厚,掌握得也很牢固。

整个活动体现了以孩子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但是在活动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让孩子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这个环节不太合适,因为这节课的重点是掌握5以内的相邻数,理解相邻两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而从小到大排列顺序也是活动中的一个难点,两个内容放在一起孩子不宜掌握,而且浪费了一定的时间。觉得放在第二教时比较适合。

另外,整个活动的节奏感还要强些,内容紧凑些,这样的教学活动一定会更有效 -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jlp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