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弹之父”于敏逝世,碧血丹心照汗青

2022-12-05 12:17:4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氢弹之父”于敏逝世,碧血丹心照汗青》,欢迎阅读!
于敏,汗青,氢弹,心照,碧血
“氢弹之父”于敏逝世,碧血丹心照汗青

2021116日,中国氢弹之父、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物于敏逝世,享年93岁。 1967617日,在罗布泊沙漠腹地,中国人研制的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如今,几乎每个中国人都记住了这个日子,记住了这份荣耀,却没多少人知道在氢弹成功背后,那些隐姓埋名、默默无闻,为中国国防科技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的姓名,于敏便是其中之一。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于敏这个名字极其陌生,他的故事很少在书本、新闻报道中出现。要不是获得了202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也许很多人永远都不会知道他是为祖国设计氢弹的人。 于敏,1926816日出生于天津市一个普通家庭,毕业于北京大学,后被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工作1961年,35岁的于敏受命进行氢弹理论探索工作,一干便是28年。因为工作需要保密,28年来,于敏隐姓埋名、默默耕耘,连他的妻子都不知道他具体做什么。

于敏曾先后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21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改革先锋称号,但他一直保持着谦虚和低调的作风,从不让别人叫氢弹之父。于敏曾说: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中,便足以自慰了。

虽为人低调,于敏却用求是科技基金会”100万元奖金,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设立了于敏数理奖励基金,鼓励青年人从事科学究。

2021年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栏目组这样评价这位功勋卓著的科学家: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囑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


心。 多维解读

角度一:认真务实,敬业奉献

从而立之年到花甲之年,于敏将人生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了祖国的氢弹研发事业。他舍小家,为大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埋头苦干、默默辛劳,终于实现了祖国氢弹事业上零的突破。

角度二:时代英雄,中国脊梁于敏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杰出的建设者。他不畏艰苦,不怕挫折,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不计较个人得失,勇往直前,为祖国担当,为科学事业担当,他对我国国防事业的贡献足以使他名载史册。他是我们的时代英雄,是中国的脊梁! 角度三:淡泊名利,热心科学虽然于敏在国防事业上功勋卓著,但他的名字几十年间不为世人所知,即便后来获得众多荣誉,于敏却依旧保持着低调的本性,不为浮华所动。但是,面对他终生追求的科学事业,于敏却又是高调的,他履行着一位科学家的责任,积极投身对青年一代的培养与扶持中,为祖国的国防科学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jXs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