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学在国内的学科发展

2023-05-26 04:36: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民族音乐学在国内的学科发展》,欢迎阅读!
音乐学,学科,民族,国内,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民族音乐学在国内的学科发展

作者:赵镇

来源:《大东方》2017年第05

要:民族音乐学的前身是比较音乐学。1950年,现代民族音乐学家吉卜·孔斯特在他的《民族音乐学》一书中,首次使用了民族音乐这一学术称谓,此后逐渐被世界大多数音乐学家所接受和采纳。民族音乐学是音乐学下属的一门分支学科,它是以世界各民族各层次各种类型的音乐研究对象,并将其音乐本身置于民族整个文化脉络中进行研究音乐理论科。

关键词:民族音乐学;比较音乐学;发展概况 一、学科名称的来源

伍国栋先生在他的《民族音乐学概论》中说:民族音乐学是音乐学下属的一门音乐理论学科,使用这门音乐理论之前,曾被广泛地称为比较音乐,至20世纪50年代初,作为学科名称的比较音乐开始被民族音乐替代。这一学科称呼的更换,应当归功于荷兰音乐学家、现代民族音乐学奠基人吉卜·孔斯特(Jeap Kunst1891 1960)。1950年,金斯特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出版了他的著作《民族音乐学》一书,在这部著作中,他首次使用`民族音乐'这一学术称谓,并主张用它来替代以往人们习惯称呼的比较音乐。此后,他的主张和提法逐渐为大多数音乐学家所接受和采纳。于是,`民族音乐'作为学科名称从此便一直沿用至今。伍国栋先生的这段话简洁明了的概述了民族音乐这一学科名称的来源。 二、民族音乐学在国内的发展概况

在中国,对于本民族音乐研究,可以追溯到距今三千年的周代。诸如乐器分类、律吕宫调、音乐思想、唱奏理论等等,都是有着大量精深著述的传统研究项目。但采用现代音乐学的方法对民族音乐进行描述和比较性研究,则是以王光祈先生为开端的。他于20世纪20年代把民族音乐学的德国学派(比较音乐学)引入国内,并在其学术研究中创造性地吸收了这个学派的地方法。中国音乐学家、音乐活动家王光祈(1892 1936)早年留学德国,1927年入柏林大学攻读音乐学,师从霍恩博斯特尔、萨克斯等人,他继承林学比较音乐学的思路和方法,将研究范围拓展到东方各国及其民族,于1924年和1929年,先后完成了《东西方乐制之研究》、《东方民族之音乐》两部比较音乐学著作。将中国传统音乐以及某些东方国家民族的传统音乐同西方国家音乐进行比较研究,首开东方比较音乐之先河。

19393月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发起了民歌研究,冼星海在题为《民歌研究》的论文中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关于民歌研究(实际上涉及民族音乐的各个方面)的范围、目的和方法等等,并专门写了一章,在《现阶段中国新音乐运动的几个问题》(1940)一文中,还提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了进行世界范围的民族音乐研究的希望。他的倡导对后来特别是延安时期民族民间音乐研究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9412月,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成立。吕骥任会长,这是中国音乐学界最早建立的一个具有民族音乐学性质的学术研究会。该会于194610月出版了《民间音乐论文集》一书,其中吕骥撰写的《中国民间音乐研究提纲》一文对民间音乐研究的目的、原则、方法、范围、问题(即选题)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归纳论述,它既是最早发表的一篇较全面阐述学科理论建设的代表性文献,也是对当时从事民间音乐研究活动的全面总结,对以后的民族民间音乐研究和民族音乐理论建设与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音乐学院于1954年建立了民族音乐研究所(1959年改成中国音乐究所),从此,出现了专门从事系统收集、整理和研究中国传统音乐和民间音乐的科研机构。研究所陆续完成了一批学术性较强的民间音乐考察报告和传统音乐理论专著,如《民族音乐问题的探索》(1953年,李元庆)、《苏南吹打曲》(1957,杨荫浏、曹安和)、《苗族民歌》和《苗族芦笛》(1959,何芸、简其华、张淑珍)、《西藏民间歌舞堆谢》和《西藏民间歌舞囊玛》(1959 1960,毛继增)、《语言音乐学初探》(1963,杨荫浏)以及集体著述的《河南民歌采访专辑》(1956)、《湖南民间音乐普查报告》(1960)、《民间音乐采访手册》(1963)、《民族音乐概论》(1964)等。这些众多的研究成果,为中国民族音乐学在80年代后逐步迈入专门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的发展阶段,积累和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和理论依据,并且锻炼和培养出了一批注重实践、学风严谨的专门从事此项科研事业的人才。从80年代开始,民族音乐学作为可以涵盖和容纳比较音乐民族音乐理论民族音乐民间音乐研究等内容的音乐学科,在中国音乐学领域逐渐确立了自身的分支学科位。

随着改革开放意识的增强和学术界的倡导,中国民族音乐学学者们在借鉴国外相同学科论建设经验、方法及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各民族传统音乐实际,通过学术讨论和研究实践,学科面貌有了很大改观。至80年代末,中国民族音乐学无论是学科基础理论和方法论建设,还是具体的调查采集及各种专题研究,都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相继出版了许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专著、译著,发表了大量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译文,涌现了一些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 参考文献

[1]王耀华、乔建中.音乐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50.

[2]汤亚汀.西方民族音乐学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J].中国音乐学,1999,(244-63. [3]汤亚汀.音乐人类学:历史思潮与方法论[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8. [4]管建华.音乐人类学导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5]俞人豪.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225. 作者简介

赵镇,男,聊城大学音乐学院2016音乐专业研究生。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音乐学院)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j49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