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高的修行

2023-04-26 17:47: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崇高的修行》,欢迎阅读!
修行,崇高
崇高的修行

作者:朱强

来源:《教育·校长参考》2021年第01

五年前的早春三月,我在异乡念大学,假期和友人一起去看望了另一位在偏远农村当教师的朋友老梁。

我们坐了几个小时的巴士,到了一个叫恭城的小县,随后,又辗转坐了几站颇有老上海怀旧感的公交,来到与乡镇接壤的站台。

下了车,我便四处打量,寻起老梁的踪迹来,倒是一旁的友人眼尖,率先喊了一嗓子: 嘿!老梁!

近前一个骑在棕色电动三轮上的男子望了过来,随后他咧开嘴,冲我们招了招手。 老梁只有28岁,但模样看着已经比实际年龄苍老许多了,清秀的臉庞被晒得很黑,有一种历经田野山风吹拂后显现出的深褐色,头发几日未见打理,一绺一绺地粘在前额,他的上身穿了件老旧的深色衬衫,随意地开了几个扣子,下身是一条浆洗得发白的牛仔裤,裤脚朝外翻了一圈。

我们随意寒暄了几句,他一挥手,示意我们坐上他的三轮。

那一天风和日丽,午后阳光虽盛,但既不刺眼也不炎热,我们坐在老梁的三轮车上,驶出小县城,一路驶过山边田野、乡间小路、玉米地、柿子林——处处绿意盎然,春光无限,充斥着新生的气息,连风中都弥漫着一股甘甜的草木清香,颇有些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感触。 半小时后,车拐进田舍边的一个农家小院,院中矗立着一幢破旧二层教学楼,楼前栽了棵老树,清风一拂,枝叶哗啦作响。我们跳下三轮,老梁正忙着锁车,七八个孩子听到动静,兴冲冲地从教室里钻出来,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意,好奇地打量着我们。 上自习上自习!老梁大喊,大田,怎么让他们都跑出来了?

梁老师,刚刚他们还好好的,听到车进院子一下全跑了,拦也拦不住……”一个十多岁的男孩揪着衣角局促地说道。

都回去都回去,猴儿,数学习题做完了吗?英子,拼音再写上几遍!表现好了下课有糖吃。老梁说着,从三轮上的角落里提下一个糖果罐儿。孩子们见状,个个兴奋起来,推推搡


搡地回到了教室。怎料刚在桌前坐好,走廊边就打下课铃了,孩子们又呼啦一下全钻了出来,将我们三个团团围住,这下连刚刚板起脸的老梁都露出了一抹无奈的笑意。

身处这样的氛围中,我却突然有些恍惚,城市待得久了,平时很难见到这样纯真的笑容,每个孩子的眼睛都像清晨的露珠,被阳光一照,折射出柔和清澈的光泽。见我掏出手机来,一个女孩眼睛一亮,扯着我的衣服要和我合影,很快,孩子们纷纷聚集在了我身边,摆出拍照的姿势,我的心里刹那间如燃起一堆篝火般温暖了起来,嘴角也不自觉地上扬。老梁会心一笑,举起我的手机帮我拍了下来。

黄昏降临,放学的时间到了,小家伙们一个个道声再见,背了小书包蹦跳地走了。老梁从外面溜达一圈回来,提了一些新鲜的豆腐、包心菜、丝瓜,还有半斤米酒。都是村里的善良的村民们送的。一楼教室旁边另有一间屋子,已经被他改造成了简易餐厅,我们在里面做了一顿晚饭,清炒包心菜、丝瓜豆腐汤。虽不算丰盛,但还是吃得很开心。

吃了饭,我提议去老梁的办公室看看,正好老梁也打算备一会儿课,便领着我们上了二楼,打开了办公室的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桌一椅,桌上摆着作业本、备课笔记和一台老式电脑,成堆的旧书和练了字的毛边纸堆在桌脚的阴影中,窗台上搁着灌了墨汁的矿泉水瓶,剥落的墙面上歪歪斜斜地贴着一些字画和孩子们的涂鸦。 这里就你一个老师吗?我有些诧异。

老梁点点头:这儿一共就八九个孩子,最小的一年级,最大的也只有四年级,都在一个教室,所有课程都是我在教。老梁顿了顿,声音有些落寞:以前也曾来过其他老师,不过都没坚持下去,现在,就剩我自己了……”

他沉默着,没有再说下去,一师一校的艰难,他远比我更清楚。

那日,我待在老梁的办公室里,从晚霞时分一直到漫天星光,老梁默坐在灯下,或伏案书写或专注翻看教案,昏黄的灯光在办公室破败的墙面上投射出一个高大的影子,想必从窗外望去,应当是一幅罗中立笔下的油画。

我靠在一旁的竹椅上,心不在焉地捧着本书,眼神却望向他的身影。

我心里难免疑惑他这样的人生选择是否值得,自从他23岁来此执教起,五年时光眨眼便过,外边的尘世早已天翻地覆,世界转速越来越快,人们每天接受着海量的信息,在车水马龙中感受着横流物欲。可他却主动放弃了在大城市发展的机会,甘愿留在这几乎与世隔绝的村寨里,当一个乡村教师,艰难支撑着一个随时面临撤点的小学,日复一日,重复着几乎如同苦行僧一般的生活。


如今,又是五年过去,我窝在大城市的狭小出租房内,写下这一篇文字,脑海中依然清晰地浮现出五年前那个村寨的夜晚,以及那个坐在桌案前默默备课的老梁。 想了很久,我突然明白了。 我想,这大约便是一种崇高的修行。 (本刊特邀撰稿人)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iuU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