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素材积累:东方智慧之和合文化》,欢迎阅读!
![和合,申论,员考试,公务,素材](/static/wddqxz/img/rand/big_116.jpg)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素材积累:东方智慧之
和合文化
公务员考试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的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当前公务员考试申论呈现出灵活性、科学性、具体性的特点,对于广大考生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要掌握方法,方能应对新形势。
一、经典开头 【开头1】引言式
“‘和’指的是和谐、和平、中和等;‘合’指的是汇合、融合、联合等;和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理念。这种‘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是我们民族所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和合文化时作出的直接解释。和合是一种在历史上被一贯坚持的价值理念,“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文化性格,是中国文化的主旋律。
【开头2】排比式
和合文化是《大学》里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庸》里面的成己成物;是个体的内在德性、中和之徳;在中国传统中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这种价值理念当然也就区别出中国文化和西洋文化的内在差异。“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文化性格,是中国文化的主旋律。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在这个意义上,和合,由此,内外才能达到真正谐和融洽的地步,和合文化的境界得以最终彰显。
【开头3】对比式
中国古代有“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等诸多传说,体现人对自然的改造态度;现代人在实际建设中打隧道、建公路、造水库,避台风、抗干旱、抗洪涝,为了人类社会的安宁与美好,也需要把自然改造好,这是更高层次的顺应自然。只有在顺应的大前提下对自然积极予以改造,通过对自然的科学改造达到与之更高层次的顺应,才能真正实现古人所说的“天人合一”、“天地人相参”,“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和合”境界。
二、经典写作框架
【分论点1】
1、弘扬和合文化,促进身心和乐。 2、弘扬和合文化,促进社会和谐。 3、弘扬和合文化,促进世界和平。 【分论点2】
1、传承和合文化,提高民族凝聚力、创造力。 2、传承和合文化,促进自然与社会的和谐。 3、传承和合文化,促进个体与群体的和谐。 【分论点3】
1、学习和合文化,不忘初心、坚守正道 2、传承和合文化,修身慎行、怀德自重 3、发扬和合文化,兼爱非攻、亲仁善邻 三、经典结尾 【结尾1】排比式
和合文化是《沉思录》中“退隐心灵”、“认识本性”、“忍受诸恶”、“与人为善”;是爱默生,在《自然沉思录》里力求唤醒人们心中的宗教情感;是梭罗回归自然,思索着社会与人生;是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在中国代代相传的理念,它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基因,也是东方文明的精髓。
【结尾2】引言式
孟子有言“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自然与社会的和谐,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和谐,我们民族的理想正在于此,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也正基于此。和合,从目的论角度看,是目标;从认识论角度看,是思维方式;从方法论角度看,是方法与手段;从价值论角度看,是衡量标尺。和合文化是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的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
【结尾3】反问式
中华上下五千年所传承的“和合文化”究竟是什么?是张伯端在《悟真篇》中提到“心不留事,一期可静”;是孟子“养心莫善于寡欲”修养内心的方法;是马丁·路德金“不合作运动”与“非暴力主义”;是孔子所言“父慈子孝”;是“天人合一”、“天地人相参”,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iuO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