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知识付费淘金路》,欢迎阅读!
![金路,付费,知识](/static/wddqxz/img/rand/big_10.jpg)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知识付费淘金路
作者:麦岚
来源:《齐鲁周刊》2017年第49期
与其他技术驱动的风口不同,知识付费这一轮崛起,不仅是技术上的演进,更多地得益于中国中产阶层及准中产阶层学历学习需求的爆发。
面对新浪潮,有人质疑知识付费是伪命题,也有人说其本质是诈骗,知识付费的价值到底是什么?知识付费的周期有多长?未来发展的边界在哪里? 风口之下
12月1日,拥有千万粉丝的咪蒙团队正式在喜马拉雅MF和小鹅通上线了《咪蒙教你月薪5万》收费课程,课程定价99元,宣称将为有能力却迟迟不涨薪的人,提供实用的方法论,如果用户听完课三年后加薪不超过50%,可申请全额退款。
消息一出,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一方面网友纷纷议论咪蒙开始涉及知识付费领域,另一方面,也有不少网友质疑课程内容的价值——“正常上班三年也该加薪了,咪蒙这是在收智商税啊。”
虽然知识付费频频引发争议,但没有浇灭网友对知识付费的热情。相关报道称,截至12月2日两个渠道一共卖了300多万元。
其实,不仅仅是咪蒙,当下越来越多的内容创业者开始进入知识付费领域。
早在2015年底,知识付费已经初见雏形。当时,果壳推出了在行,提供一对一付费咨询服务;罗辑思维团队则推出了得到,凭借知识新闻和音频书闯入了知识付费领域。2016年为“知识付费元年”,分答、知乎、得到和喜马拉雅FM成为知识付费领域的四大平台。 知识经济的这轮风口,也将一大批知识分享者推到台前。他们的身份很多元,既有高晓松、郎朗等明星人物,也有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北大教授薛兆丰等学界大咖,还有不少“素人”,也借助平台,尝试在细分化的领域中收获受众。
一年之后,一切不复最初的光鲜热闹,如白先勇讲红楼、李翔商业内参一上线就轻易动辄销售额过百万、过千万的案例,如今是难见了。
但这对内容领域来说,依然是一个难得的挣钱模式,虽然波折不斷,但没有人想就此放弃。12月3日24点,第二届喜马拉雅123知识狂欢节落下帷幕。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为期3天的知识狂欢节,内容消费总额达到1.96亿元,是去年首届知识狂欢节消费总额的近4倍。位列畅销榜榜首的是蔡康永的付费课程《蔡康永的201节情商课》,销售额超过千万元。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io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