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产品经理经验越丰富的,越难找工作。》,欢迎阅读!

简介:十年经验的产品经理,比0经验的产品新人更难找工作
2019年,大家找工作都不容易,很多朋友被求职问题所困扰,有的潇洒裸辞,3个月后惶惶不安,还有的举棋不定,想辞,又不敢辞。
求职大军中,两类人最难,其一是被降纬打击的新人,其二是经验丰富的老人。
这个行业,经验越丰富,越难找工作,十年经验的老产品,比0经验的产品新人,更难找工作。
我们的职场,其实和金字塔一样,基层人员数量最多,主要负责执行类的任务,似乎每个公司,每个产品都有做不完的执行。
高级的岗位反而不需要那么多人,这些岗位不需要做执行的任务,更关注策略上的思考,他们探索市场,制定方向,然后,一群人执行。
这是思维速度和行为速度的区别,人的思维可以很快,几分钟的时间,我们可以想象出一款电商应有的功能,但要把这些功能实现出来往往需要耗费数月的时间。
对于一家企业而言,不需要那么多人去想,因为想了也做不出来,没人做,一个动脑的,需要上百个动手的,才能让执行速度与思维速度比肩。 高级岗位越多,就需要越多的执行岗位,执行岗位越多又需要付出更多的管理成本,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我们叫做膨胀,是违背企业发展规律的,是有可能导致企业死亡的现象。
正常来讲,每一家企业的高级岗位都会远远少于基层执行岗位,但高级职称的从业人员并不会因为岗位的减少而减少。
10年前的初级产品经理,到了现在,都是有10年经验的产品老兵,1000位初级产品经理,到了现在,就是1000位产品总监。
但高级岗位的数量,远远低于同等经验的从业人员数量。
互联网是一个过渡依赖投资的行业,融资前后的差距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
大多数公司都会在获得一轮融资后,快速扩大公司规模,一年时间可以从10人团队扩张至100人的团队,啥事没做出来,烧完了融资得到的钱,发不出工资,被迫裁员,倒闭。
2019年,资本降温了,企业没钱了,小团队拿到融资要掂量一下,不敢肆意扩张了,大团队危机感更强,不仅不招人,还需要节流,降低企业每天的运作成本,在同样资金规模下,延长企业的寿命。
只要活着,总有机会,这是2019年,大部分互联网企业的心声。
通常A轮的公司,团队大概有100人以上,仅每个月的员工薪资就需要支付100万以上,一年就是1200万开销。再加上场地,设备,服务器等其他常规开销,保守估计每年的经营成本超过1500万。
而A轮的融资金额平均也只有数千万,100人变成50人,相当于企业可以延长一倍的寿命。
企业节流对市场而言意味着有两个影响: 其一,岗位数量的增量放缓
对于市场而言,不仅仅是从业人员的经验在自然增长,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也在自然增长。
2019年的互联网企业数量远远超过2015年,导致数量差距的原因就是市场的自然增长,一方面企业数量在增加,另一方面随着企业发展规模的增长,对人员的需求将会增加,导致岗位数量的增加。
企业节流意味着市场的自然增长放缓,原本今年将会增加1万个高级产品岗位,就降低成了2000个,但产品经理的从业经验却不会放缓,1000位初级产品经理,还是会变成1000位产品总监。
主要表现形式在于原本应该扩张50人,现在只扩张10人,不敢盲目扩张招聘了。
其二,岗位数量的存量减少
企业裁员是对自身经营范围的收缩,也是为了延长企业自身的寿命,2019年有太多的企业裁员,尽管有的大企业将裁员称之为“优化”,但也无法改变岗位数量减少的事实。
已有岗位的减少,对于从业人员而言,意味着市场的存量减少。
原本,企业裁员虽然会导致存量减少,但会被市场的自然增量平衡掉,以至于我们不会感受到存量被减少的事实。
但今年,自然增量放缓,大规模企业裁员,市场的生态平衡就被打破了,从业人员都能明显的感受到岗位变少了。
原本存量100个岗位,减少了10个岗位,新增了50个岗位,我们只会感受到岗位数量从100个变成了140个岗位
现在,存量100个岗位,减少了50个岗位,新增了10个岗位,我们感受到岗位数量从100个变成了40个。
主要表现形式在于原本100人规模的团队,现在变成50人了。
企业节流,拉大了从业人员数量与岗位数量的差距,进一步推进了高级岗位的竞争。
原本1000位产品总监,竞争100个总监岗位,受到企业节流的影响,岗位数量减少了,但从业人员并没有减少。
也就意味着,这1000位产品总监,将会竞争10个总监岗位,入职成功率从百分之十降低到百分之一。
我们一直认为经验越丰富的人越容易找到工作,大部分求职遇到挫折的人都将其归罪于自己经验不足,没有经验的羡慕有经验的,1年经验的羡慕3年经验的,3年羡慕5年,5年羡慕10年。
这是一种假象,事实和我们认知的相反,经验越是丰富,找工作越是困难,其根本原因就是“过立废”。
“过立废”这个词源自海外,是指求职者的能力超过了应聘的岗位,让企业感觉此人难以第就,或者难以长期在当前岗位上工作。
我曾经参与过初级产品经理的面试,有一位面试者让我记忆犹新,3年产品经验,应聘初级产品经理的岗位,我们相谈的很愉快,对方拥有的经验和知识远远超过这个岗位的要求。
这位面试者让我犹豫了很久,我很希望与他共事,我认为这会是一段非常愉快的经历,但我也很担心,我不认为以他的能力会甘心完成一些基础执行的工作,我甚至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对方的跳板,在遇到与经验相匹配的岗位时,会毫不犹豫的离我而去。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inS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