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作文教学感想

2023-01-18 15:48: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生活化作文教学感想》,欢迎阅读!
生活化,感想,作文,教学
生活化作文教学感想

作者:井含祥

来源:《文学教育 2013年第19



井含祥

内容摘要:作文不好写,可还得无可奈何地写,作文不好教,可必须得竭尽全力地教,作文似乎成了食之无味弃之不得的鸡肋。目前,农村初中学生虚假作文的现象还很严重,“造文”现象还较普遍,作文教学游离于生活,学生作文兴趣不高,作文缺乏真情实感,缺少灵性与创新,究其缘由是因为教学过程与学生生活脱节,缺少活生生的生活气息,而生活作文是激发学生写作动机的良好途径。

关键词:作文教学 学生为主体生活气息 生活积累

作文难写,作文课不知怎么教,这是绝大多数中学生和中学语文教师的共同难题,也是当今中学作文教学的客观现状。但作文教学又是不可以等闲视之的,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写作能力又是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构成方面,从某种程度上讲,写作能力就是语文能力。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他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因而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实际。叶圣陶先生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地流个不停”。我们的作教学更应该将学生、课堂、教材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把鲜活世界提供给学生去了解、理解

和体验,使他们在与生活世界的接触与沟通中,感受生活的崇高,学会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一)走进生活,积累素材

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指导学生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

1.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作文教学中的即兴观察或有意观察,都是认识生活、获取作文材料的常用的方法。在教给学生观察方法的同时并有意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如观察乡村、街道的重大建设与细微变化,留心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工作表现,观察大自然的树木花草、虫鱼鸟兽、日月星空……通过观察,并利用写日记、随笔、观后感等多种形式及时做记录。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陶冶学生的情操。

2.组织学生参与生活。有意识组织活动,使学生有可能积累较典型的写作材料,这不仅关系到作文教学的成功与否,也关系到能否在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的过程中深化作文主题。如进行记事作文的训练时,可以配合重大节日组织学生作文

3.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从作文教学的需要出发,教师应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为积累作文材料而进行符合地区和年龄的社会生活实践。如种植花草树木,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参与家务劳动及公益劳动,体验劳动的滋味;考察家乡生态环境的变化,从而懂得保护环境。

(二)描绘生活,谱写生活

1.夯实基础。农村的初中学生作文,往往对客观事物描摹得不够具体,不够真切。而单项素描,是学生作文十分重要的写作基础训练。基本功练得好,学生写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运笔自如。因此强化学生的单项素描很有必要,对事物的形状、颜色、声音、动作等多方面的特点进行形象地描绘,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临其境。通过训练,希望学生练就基本功,作文综合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2.掌握写法。初中学生习作,还是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写好这类文章的关键是让学生掌握写法,把握规律。比如,写人可通过一件事写人,可通过几件事写人;可表现人物一方面的特点,可表现人物几方面的特点。为了表现人物的特点,必须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的特点;必须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结合范文剖析让学生掌握这些写法,并让学生从读写中领悟。

3.全面拓展并自由倾吐。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表达方法之后,让学生自由表达,不受课本的要求限制,不为教师的指定所左右,题目可自拟,体裁可自定,内容可自选,做到形式多样化,取材生活化,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

(三)创造生活,展示新天地

1.看物联想。学生想象力往往是随着外界事物刺激而引发的,具有无意性。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点,作文课上,要有意识出示小物件,给学生直观刺激。引导他们看物件,想联系,构环节,写成文。

2.动手创作。组织学生开展小制作竞赛,让学生联系生活的一些具体现象和问题,开展动手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大胆地发挥创造才能,并引导学生把构想的过程和实践经过通过语言文字表述出来,从而升华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设计生活。让学生假设自己是未来的老师、厂长、医生、工人……去设计符合自己愿望和理想的社会、生活、职业、工作、成果。

另外,走好作文教学的路,还必须正视下面两个绕不开的问题。

第一,如何让学生对写作文保持浓厚的兴趣;

第二,作文修改应如何进行。

如何让学生对写作文保持浓厚的兴趣!这点上,应该让学生在体会中、在活动中感悟生活,记录下自己言行、思想。在语文课上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例如我曾上一堂作文课《难忘的野炊》,同学们从这次活动中都有了自己深刻的体会,所以,自然而然学生也就有了内容可写。

再者批改作文一直是语文老师最头疼的事情,费很大的精力去批改,而对学生来说却没有什么作用。我觉得作文互批的办法很有效。

在互评互改中,学生会主动自觉的拿别人的作文很自己的作文对照,在比较中找出各自的优缺点,有利于取长补短。在评议过程中,通过加分、减分亲身感受到病句和错别字的危害,从而能引起他们在写作是的足够重视。

互批互改的作文评析方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他们在评析时有了一种强烈责任感,这使他们对作文评析的各项要求和标准,如:对文章结构、语言,选材、书写的评析标准;标点符号的用法:修改符号的正确使用等等。都有了前所未有的了解。这些知识的积累,对学生的写作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互批互改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理也会产生某种变化。这个年龄段的中学生心底都有一种很强烈的自我意识,在同龄人中间,特别是在异性面前,尤其不愿意露丑,这就促使那些本来不很重视作文的学生,也会绞尽脑汁的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长此以往,作文水平一定会有很大进步。

总之,好的作文素材是来自生活,只有多关注生活,才能写好作文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ihn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