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21年度农家书屋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农家书屋工作报告》,欢迎阅读!
![农家,书屋,工作情况,工作报告,汇报](/static/wddqxz/img/rand/big_57.jpg)
2021年度农家书屋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农家书屋工作
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根据会议安排,现就**区2021年农家书屋建设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区现辖4镇4街道,34个行政村,22个社区,总人口14.43万人。其中,常住人口13.97万人,乡村人口3.15万人。近年来,**区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持续加大农村文化设施投入力度,全面推进农家书屋提档升级,助力乡村振兴。全区现有农家书屋37个,已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目前,藏书*****余册,品种500余种。平均用房面积23平米,藏书2600余册,品种60余种。现有管理员38人,基本由村“两委”成员兼任。书屋每天开放时间不少于6小时,每周不少于5天。2021年,**区农家书屋建设在省市文化部门的关心指导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从书屋配备、管理、使用和建立长效机制等方面入手,积极部署,科学规划,稳步推进。在原有藏书的基础上,补充更新2652册。全年借阅浏览近5000余人次,占乡村总人口的15.8%,借阅浏览图书近*****余册,占总藏书量的6.3%。 二、主要做法
按照中央、省市农家书屋建设要求,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载体创新,推动农家书屋提档升级。积极引导学生、留守儿童、村民,定期到农家书屋读书学习,培养看书学习、接受新知的兴趣。按照甘肃省委宣传部《关于印发关于组织开展“耕读人家”、农民读书明星评选表彰活动方案的通知》要求,严格把关,层层筛选,共评选出6名“农民读书明星”进行了表彰奖励,在广大村民中起到了很好地示范引领作用。充分整合资源,将“七一”建节、读书月、新时
代文明实践站志愿服务等活动及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融入农家书屋,丰富学习载体,拓宽学习渠道,带动大家爱学习、勤学习、善学习、乐学习。积极推广“百草园”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目前已有170余人下载安装。加快区图书馆、农家书屋总分馆制建设,计划投资20万元,将24小时智慧图书馆“城市书房”、智慧文艺指导作为建设重点,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覆盖农村、全民参与的数字化文化系统。 (二)强化制度建设,加强农家书屋阵地建设和管理。严格按照“六有一保证”(即:有图书室、有“农家书屋”牌子、有图书柜、有阅览桌椅、有制度、有专兼职农家书屋管理员,保证每天开放时间不少于6小时。)标准,对书屋进行规范管理。补充完善了《农家书屋管理制度》《农家书屋图书借阅管理办法》《农家书屋图书管理员职责》等工作制度和书屋开放四公开牌(管理员姓名、联系电话、开放时间、监督电话)。成立由村委会主任任组长的管理小组,配备专人做好书屋管理工作,方便群众阅读。目前所有农家书屋“三项制度”“四公开”和“十个有”标准已全部规范落实到位。
(三)强化技能培训,提升农家书屋服务水平。抽调区文化馆、图书馆业务骨干,经常性深入农家书屋,对图书上架、分类、编码、登记等流程进行专题培训辅导,强化管理人员业务技能,确保图书上架到位、图书分类保管到位、图书借阅登记到位。由区委宣传部、区图书馆、镇文化站联合,不定期对各农家书屋管理、借阅、开放等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及时督促规范,确保农家书屋管理到位、运行有序。 三、意见建议
(一)加大经费投入,提升农家书屋管理水平。农家书屋对推动农民读书、用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活跃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和农民文明程度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建议加大农家书屋投入力度,充实农家书屋图书品种,调动广大农民朋友读书、看书热情,进一步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目前书屋的管理人员基本都是村“两委”成员兼任,无任何薪酬,管理疲于应付,积极性不高。建议给予一定经费、政策支持,选聘思想觉悟高、责任心强、乐于图书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ifK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