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审美赏析

2023-04-14 23:42: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审美赏析》,欢迎阅读!
蓝白,红胜,水绿,江南,赏析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审美赏析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审美赏析

《忆江南》是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其重点描写江南春色,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山山水水的热爱之情。全词如下: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首句“江南好”,诗歌开门见山,道出自己所要描写歌颂的对象——江南,同时表现了自己对江南的赞美之情感。诗句中,一个“好”字,总括了江南春色之美,同时,也表现出诗人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可以说,这首诗歌在写法上,采用了点染结合方法。也就是说,首句中的一个“好”字,不但是“点”,也为引出下文中“忆”,为下文“染”(“忆”的内容)做了总提。从结构来说,,不但照应了诗题,也为后面描绘(染)作了伏笔。

次句“风景旧曾谙”,“谙”即熟悉。这一句紧承上句而来,点明“风景”之“好”。“旧”字说明这“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自己“曾”亲身经历过的、熟悉的自然美景。我们知道,诗人在杭州为官时,对江南之美好自然是少不了亲身游历、体验的,当然,也少不了对自然之美的感受。所以,这里,词人用一个“曾”字,不但说明江南“好”的真实性,而且暗中照应着“忆”,从而前后关联,表现出诗歌结构的内在美。

三、四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对江南之“好”进一步渲染。“江花”即江边的花。“胜”即超过。“蓝”指一种植物名,可以作染料。《荀子》中不是有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吗?其中“蓝”也是染料。按照此词牌要求,单调二十七字,第三、四两句应该是对仗。上句“日出江花红胜火”,就写春天的早晨,江边的红花映着阳光比火还红;下句“春来江水绿如蓝”,写春天的早晨江水显得那样的墨绿。这里,诗人用“红”与“蓝”,“绿”与“蓝”对照,突出花红水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


印象。特别要注意在色彩对照中,既有同色间(“蓝”与“绿”)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蓝”、“绿”与“红”)间的相互映衬,这不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而且使诗歌内容更富有层次感,厚重感,从而表现出江南春色的五彩缤纷之美。从修辞的角度来说,不但符合《忆江南》词牌的对偶要求,而且还是“互文见义”的修辞手法。“日出”和“春来”互文,上句说“(春来)日出江花红胜火”,下句是“(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在此这样分开写,不但突出了“红花”与“绿水”,也是对“江南好”中的“好”作了很具体的渲染。

末句“能不忆江南”,可以说这是诗人情感的集中体现。江南之美,美在山山水水如此秀美,美在风景如画。可以说,人身其中,如在画中游。诗人用一个反问句作结,更好地强调了自己对江南之美无法忘记之情。其中,一个“忆”字,不但照应了诗题中“忆”字,成为诗歌的脉络,而且更是对江南美景描写(实写)的延伸(虚写)——对江南春色美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同时,诗人把现在(“江南好”)与过去(“旧曾谙”)联系起来,不但提高了诗歌的审美想象空间,而且在描绘与抒情中引发读者审美想象,产生情感共鸣,而且更引起读者对江南的向往之情。

总之,这首词与白居易的新乐府诗不同,很有山水派诗歌的特色。在词中,诗人借助于点染手法,运用色彩的和谐分配,描绘了江南春色之美。同时,在活泼、明快的语言中,表现出自己对美丽江山的喜爱之情。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iTr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