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宋代诗词介绍》,欢迎阅读!
![宋代,诗词,介绍](/static/wddqxz/img/rand/big_83.jpg)
1
宋代诗词介绍
【北宋诗词】:
晏殊、晏几道
内容多写个人情怀;善于用细腻的感触和精练的语言准确表达出人生普遍的内心感受,使人产生强烈的共鸣;词风雍容华贵,清新婉丽,不落俗套。
二晏词在词艺的提高上为宋词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 · 秋思》)
此词写边塞的苍凉和将士的思乡,突破了词作只写男女风月的主题限制,成为开拓词境、革新词风的范例。 柳永
柳永擅长慢词,曲高词美,影响很大,从此打破了小令在文人词坛上的一统天下,在宋初词人开拓词艺、词境的基础上,又使词体得到进一步开拓。
柳永不仅擅长写慢词,还自创新调。多种形式,丰富完备。
柳永不仅在词的调式上扩充发展,还在内容上“变雅为俗”,用通俗的语言表现大众化的都市生活。 欧阳修
词作内容多是离别相思、爱情风月。
词作有所创新,用词抒发个人心境感受,借鉴民歌风格,开词作通俗化的方向。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蝶恋花》) 苏轼对词发展的贡献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不仅词作瑰丽,更重要的是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突破词为“艳科”的传统,改革词体,新创词风,大大提高词的文学价值,使词挣脱了音乐附属品和“诗余”的地位,成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的发展方向,极大地解放了各种束缚词发展的羁绊,使宋词的兴盛如日中天。 苏轼词作的创新风格
总体来说,苏轼词为读不为唱,他的词已经具有了完全独立的文学价值。他在词调下写题序,在词作中用典故,这都是诗的典型做法,也是文学而不是音乐的惯用做法。他还常常突破词律的规范,写词像写诗一样挥洒自如,激情丰沛,汪洋恣肆,无拘无束。这就是“以诗为词”的手法,被称为“词的诗化”。他打破了晚唐五代以来词作的柔靡之风,开启豪放一派。他强化词的文学性,弱化词的音乐性,为后人词作“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 秦观、周邦彦 秦观词作特点:
题材狭小,内容平庸,格调消极;但却情感真挚,意境深婉,语言优雅,音律和谐。符合词的本色和当时文人的情趣,被公认为正宗婉约词派词家。 周邦彦的词艺:
2
词作内容单薄狭窄,限于艳情羁愁;但因其既通音乐又精词章,能自创新曲、审定古调,并整理和创制新旧词调,因而他在艺术技巧上对宋词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成为宋词艺术的集大成者。
【南宋诗词】:
朱敦儒、张元干、张孝祥 朱敦儒词特点:
抒情潇洒,具有鲜明的自传特色,被人称为“词俊”。充分发挥了词的各种功能,达到了记事、言情、咏志的综合目的,使之可称为“词传”。其词风早年明快狂放,中年慷慨悲壮,晚年通俗晓畅。 张元干词特点:
南渡之前,词风一承“花间”风格;后遇国难,词风立变,直面现实,悲壮激烈。 张孝祥词特点:
充满爱国主义精神,努力追求苏轼风格,因而豪迈凌厉,被喻为“大海涛澜”、“泰山云气”。 李清照词风的变化
前期词多写闺中生活和夫妇离别的寂寞,情真意切、婉转曲折,一承婉约派词人风格和词风本色。南渡之后,受尽劫难和流离之苦,生活环境的剧变使词风陡然急转。后期词一改往日的清新明快,变为伤时怀旧的低婉和凄凉。对故国的怀念,对丈夫的哀悼,对往日幸福的回忆,对如今孤独的愁苦,都以浓重沉郁的笔调写入词章,表达出无限的伤感。 李清照词风格特点
总的来说,李清照是宋词婉约派大家,她的词作:于平凡琐细之中透露生活真谛,于素淡雅静之中显现沉郁情调,于婉转哀愁之中蕴涵清新志趣,于浅斟低唱之中抒发浩然正气。 陆游诗歌的爱国主义精神
游以其奔放的性格、爱国主义的志向和爽丽的文风,在南宋诗坛上居于重要的地位。
陆诗风格多样,内容丰富,但忧国、爱民、誓死抗战是陆游诗歌的最大特色。他的爱国精神贯穿他的一生和诗歌创作的整个历程。 陆游诗词的艺术风格
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语言明白晓畅、平易自然,而又精于锤炼,体裁多样,各体兼备。
杨万里与“诚斋体”
诚斋体的最大特点是摄取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极为平凡的景物,用清新活泼、雅俗共赏的语言,融入作者自己的真实感受,形成别致新颖、生趣盎然的意境。
杨万里的诗歌语言浅近自然、生动活泼,善于利用民谣俗语,可谓无拘无束、信手拈来,似乎进入了自由王国的成熟境界,在宋诗中别具一格,自成一家。 辛弃疾词的意境开拓和内容创新
辛弃疾词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反映了自己的人生,揭示了当时的社会,豪柔并举,文武兼备,可称“一代词雄”。
抒发抗敌爱国的英雄情怀 描述农村田园的生活情趣 辛弃疾词的艺术特色
以豪放热烈的手法,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其词具有鲜明的英雄主义色彩 浪漫主义手法和比兴的运用 大量用典,以增加词意含量
在“以诗为词”的基础上,进一步“以文为词”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i6S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