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地市党校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欢迎阅读!
地市党校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地市党校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
地市党校在科研工作方面, 明显存在着精品不多、信息不灵、经费不足、重视不够的问题。 1、精品不多。精品少、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的科研成果少、能参加省级以上哲学社会科学评选立项的基本没有、能被评为省级以上社会奖的成果极少、能在全国有影响的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微乎其微。这些, 都是地市党校科研工作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众所周知, 科研水平是衡量党校办学水平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标准。它直接关系到党校教育水平的高低, 关系着党校能否高质量地培训和培养干部, 关系着党校能否发挥理论阵地的作用, 关系着党校的社会学术地位, 也关系着党校能否实现为社会服务和为党委与政府决策服务的目标。
精品背后, 体现的其实是质量、形象。地市党校科研精品缺少, 反映了地市党校优秀理论人才的缺乏和培养不够, 反映了地市党校在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以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研究上, 缺乏深度和力度, 反映了地市党校科研工作尚未真正确立精品战略, 尚未实施精品工程。。重视不够, 必然导致管理松散。虽然不少地市党校在科研管理方面也有一套规章制度, 但科研工作量定得偏低, 年终科研考核不够严格, 搞不搞科研、成果多少, 都算完成任务。凡此种种, 导致科研缺乏压力和动力。重视不够, 还表现在科研经费的安排中固定, 没有一定的比例, 缺少主动性筹措资金。
其次, 重视不够, 来自个人方面。有些同志对科研工作有畏难情绪, 认为地市党校层次低, 科研工作不好搞, 也搞不出什么名堂; 有些同志不愿下苦功夫, 满足于拼凑文章, 满足于制造一般的宣传品, 缺乏精品意识; 有些同志只是为了评职称而搞科研, 一旦评上所需职称, 就不肯下功夫搞科研了。总之, 没有把提高科研水平看作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基础。
二、开创地市党校科研工作新局面的对策
面向 21 世纪, 如何加强地市党校的科研工作, 开创地市党校科研工作的新局面呢? 1、充分认识地市党校科研工作的重要地位。面对新世纪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的机遇与挑战, 地市党校
在宣传邓小平理论、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 承担着重要的责任。搞好地市党校科研工作, 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地市党校科研工作搞得怎么样, 已经成为衡量其整体素质和教学质量高低优劣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科研工作不仅对提高地市党校的教学质量起着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 而且是地市党校更好地为党委和政府提供决策研究与政策咨询的基础。科研是立校之本。因此, 我们要从推进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高度, 从培养大批高素质领导干部和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高度, 从党校事业长远发展的高度, 充分认识地市党校科研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把科研工作放在不断加强巩固和优先发展的位置, 努力开创地市党校科研工作的新局面。地市党校校委, 要进一步从思想上、组织上高度重视对科研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把科研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 并主动向地市委领导汇报取得支持。 2、明确地市党校科研的主要任务。党校的性质和地位, 决定了党校科研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 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结合不断变化着的实践, 积极开展理论研究, 揭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规律, 以新的时代内容, 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做贡献。作为地市党校, 特别要注意着重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点热点问题进行理论思考, 给予科学的解释和理论的说明, 充分发挥理论研究和宣传阵地的作用, 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武装领导干部。
3、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地市党校科研工作。一是科研制度要健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没有制度科研工作难保证。省委党校校委在 1998 年上半年, 通过并发布了5科研工作条例6等六项科研工作制度, 为地市党校做出了榜样。有些地市党校在这方面做得是比较好的, 但离省委对各级党校工作的要求和期望, 离中央党校5关于加强全国党校科研工作的意见6的要求, 还有很大差距。地市党校应当根据省委领导的要求和这一意见, 健全科研工作的规章制度。特别要建立和健全科研工作条例、科研工作量制度、科研奖惩制度、科研经费筹集管理制度。二是科研经费要落实。在地市党校经费困难的情况下, 如何按照中央领导和中央党校5关于加强全国党校科研工作的意见6的要求, 保证科研经费在党校全部经费中占有一个适当的比例, 并且每年保持一定的增长, 这确实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和筹划。我们应当从科研是立校之本的新思维出发, 给科研经费一定的比例,使科研经费落到实处, 切实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三是科研管理要经常。管理出成果。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pi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