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绘本故事的指导策略

2023-02-15 12:01: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班幼儿绘本故事的指导策略》,欢迎阅读!
小班,幼儿,策略,指导,故事
小班幼儿绘本故事的指导策略

一、背景思考:

阅读是幼儿理解世界、解释世界、融入社会、发展自我的重要过程。一些研究已经表明,缺乏良好的早期阅读经验的儿童入学后会有学习适合上的困难,缺乏阅读兴趣,阅读理解水平差等现象。

在以往的故事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孩子们在听故事时很认真,不过到提问时却有很多幼儿不感兴趣,以至影响对故事内容的

掌握和理解。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长期“讲一遍故事——提一些问题——作一次小结”的教学模式单调乏味,虽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很顺利地控制教学纪律,幼儿不会过于兴奋,课堂氛围处于一种“安静”的状态,但单一僵硬的教学模式,提问偏于重复故事内容,以至于幼儿根本就不感兴趣。

二、思路和理念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指出: “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协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绘本故事是以简炼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紧密搭配而构成的儿童文学作品,也是孩子接触最早的文学作品形式,绘本贴近孩子生活、适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形式多样,有着精致的课件、形象的声音及真实的情境能唤起幼儿阅读的欲望,对幼儿的成长有着独特和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 三、具体措施和做法:

(一)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合理联想

优秀的绘本能给幼儿提供无限的想象空间,而包含了幼儿丰富想象的绘本更是拓展了原有作品的内涵,使其变得更加丰满。所以预测故事、设疑想象,是最重要的。无论是什么书,封面是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而在阅读前让孩子对故事实行猜测会激起孩子强烈的阅读欲望。比如绘本《老乌龟和小鸟》的封面,是一只老乌龟在池塘里的画面,当请小班班幼儿猜测这本书可能会讲些什么时,小朋友的想象真是五花八门:“老乌龟在唱歌”“老乌龟刚吃饱了,正要睡觉!“和他的宝宝玩得很开心!”……幼儿根据画面的预测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这么幅图片竟然会有这么多的想象空间,虽然此时的想象漫无边际,但幼儿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及其以往文学作品的经验大胆地想象着,同时也能协助教师了解幼儿的实际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为更好的阅读绘本奠定扎实的基础。

此外,幼儿看一本书时,不但会联想到现实的生活、其他的文学作品、还会把自己想象成这个作品中喜欢的角色,这就是幼儿的年龄特征所引发的。活动中,有的小朋友会边比划动作边说出自己的想法,如有的做小鸟开心唱歌的动作,有的做小鸟不开心的拍拍翅膀飞走了”有的做老乌龟皱着眉头不开心的表情。孩子们陶醉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享受着作品所引发的快乐。这些想象的内容让绘本阅读不但仅局限在绘本本身,而是使得绘本阅读更加丰满、更加立体。

(二)巧妙的设计阅读方式


我在引导幼儿阅读绘本时灵活的使用分段式阅读法、主干式阅读法、 片段式阅读法、细节式阅读法、对比式阅读法,引导幼儿主动学习,有效阅读。 下面我重点介绍一下分段式阅读法。

分段式阅读法是——有机使用故事情节。将一个绘本分成几个部分逐步实行教学的方法。绘本通常以较多连续的画面展示一个完整的故事,相对来说有的故事的内容多,而且很多的作品情节跌宕起伏,每个转折的关键情节都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契机,这样的绘本就很适合实行分段式的阅读。比如绘本《星星警察》为例,绘本的阅读分成二部分实行,第一部分集体阅读,了解故事的前半部分内容,了解小老鼠偷大公鸡家的大米的故事情节,第二部分是幼儿自主阅读。通过自主翻阅小图书,寻求故事答案。是谁发出了“不许动的声音,制止了小老鼠的行为?又是谁把大公鸡家的大米送回了家?孩子们带着问题,在有趣的故事情节和形象的声音吸引下,激发了强烈的阅读愿望,主动学习找出了故事的答案,发展了幼儿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水平及自主阅读的水平。 (三)创设幼儿喜欢的游戏情境,引导幼儿主动探究阅读绘本。

幼儿听到故事的高潮部分时或是阅读之后,幼儿的角色往往会从一个听众变成一个游戏者,他们有时会用自己独特的动作或是简短语言以示回应,这也是幼儿将动作和语言结合起来表现出对故事的理解,这样的游戏方式能促动幼儿更深入地探究绘本。

1、活动中的游戏。我在组织绘本活动时常设计一些情境在里面,激发孩子的兴趣。在实行“星星和警察”活动时,我为幼儿创设了大森林的情境,请幼儿说说这是哪里?这有什么?,幼儿感觉仿佛真的置身于森林之中。这时“小老鼠"从森林中走出来(由大班幼儿扮演)偷偷摸摸的去大公鸡家里偷大米,引导幼儿观察小老鼠去干哪里了?它干了什么?,孩子们通过自己观看情境表演不停地讨论着、游戏着,迟迟不愿把自己从角色的身份中跳出来……

2、绘本阅读之外的游戏。为了能真正将阅读落到实处。我们还把相关的故事投放在区域中,并给孩子提供相对应的头饰、服装等物品,让幼儿在区域里大胆的表演,通过语言、表情、动作,投入到故事的情境中。 ()引导幼儿多形式的表现,充分地体现绘本。

我在教学中采用续编故事、仿编故事、创编故事、童话剧表演,使幼儿立体的感受整个绘本内容。另外我还充分利用家长资源,配合幼儿园做好绘本阅读工作。每周我们都会发给幼儿两本绘本,让家长和幼儿在家里一起阅读,既增进亲子关系,又能使孩子使孩子在家中一对一的指导下更全面、更细致地阅读绘本。 四、效果:

通过一年的实施,绘本教学再也不是单纯的听故事、复述故事了,在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想象力、社会交往能力、大胆表现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并能将绘本故事中情感教育渗透到生活之中。在实施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许多不足,如:教师有效的提问、引导幼儿发散思维、情感的带动作用及有效的指导及如何促进孩子的主动学习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探索实践,使自己在绘本教学方面有一个更高的飞跃。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ML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