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医秋季养生17个小常识》,欢迎阅读!
中医秋季养生17个小常识
平常之人不宜大补,世界保健日就是要告诉大家要健康,不宜瘦不宜胖。虽然养秋膘是传统,但是真的吃胖了就要受减肥之苦。秋天养生应多吃清淡蔬菜和水果,防止热能过盛。
进入秋季后,天气变的干燥,身体容易变的燥热,皮肤会变干燥,因此,秋季要注意去燥生津,下面我们来看看中医秋季养生的17个法则。
专家还提醒,阴虚体质的人群,在春天还容易出现虚火上升的问题,出现心慌失眠、耳鸣头晕、腰膝酸软等问题,因此也要防虚火。
1、忌悲伤:放松心情,不要悲伤,这样可以养肺气护津液。 2、面多擦:用双手或干毛巾揉搓面部,使面部红润。
3、节食欲:秋季切忌暴饮暴食,同时也要少吃辛辣烧烤类食物。 4、常梳发:经常梳理头发可以扩张皮下毛细血管,促进新陈代谢,保持头脑清醒易除疲劳。
冬令进补时,为使肠胃有个适应过程,最好先做引补,就是打基础的意思。一般来说,可先选用花生仁加红糖来吃,用以调整脾胃功能。冬要温补,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热,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
5、舌舔腭:用舌头舔牙齿上腭,可以起到提神、补气、养心的作用。
专家介绍,春季人体阳气生发,肌肤腠理疏松开放,容易被外来风邪所侵,引发外感病症如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肺炎等。“这在中医中都属于温病的范围,正是春季的高发病。”
6、齿数嗑:牙齿多活动,相互嗑一嗑,保持牙齿健康,有助于消除疲劳。
7、吐浊气:多走出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保持良好的呼吸系统机能。
8、咽唾液:咽唾液可促消化、开胸理气、增加内脏和气管功能,延年益寿。
9、目运转:经常走出户外,眺望远方,结合眼保健操揉搓眼睛可以醒脑解乏。
10、耳常弹:用手多揉搓耳朵,或多听听音乐激活听觉神经,有助于减轻疲劳。
11、脊背暖:秋季早晚温差大应及时地增减衣物,防止感冒,保护五脏六腑。
关于夏季养生保健的知识,你了解多少呢。下面为大家搜集的一篇“夏季养生保健知识”,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3、腹自揉:用手掌按摩腹部,适当揉搓,可以助消化、消除淤积、益气强身。
16、足心搓:每天洗脚按摩脚心,可以消浊通络、解除疲劳,起到吐故纳新的效果。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J1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