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乘除法教学中的几点实践-教育文档

2023-03-13 00:41: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数乘除法教学中的几点实践-教育文档》,欢迎阅读!
乘除法,小数,实践,文档,教学
小数乘除法教学中的几点实践

从《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看出:运算力只有通过运算才能形成与发展。 数的运算是 “数与代数 ”内容中的重要部分。运算力主要是指根据法则和运算律 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为。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 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经解决问题。

教材分不同学段安排了整数、小数、分数的运算。可以说离开了算就不是 数学。我认为小数乘除法是整个计算部分中的重难点。怎样突破,化难为易? 如何形成与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上期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主动进行了一些探 讨与反思

一、调整了教材的学习顺序与节奏

小数乘、除法的学习时,我没有按教材的进程:一个一个例题的引导学生 探究。而是改为:乘除法各进行一节课的口算训练,再分别进行两节课的列竖 学习。实践证明有良好的效果。

为了保证口算的顺利进行,课前复习了有关的知识点:因数的变化引起积 的变化规律;商不变的性质和商的变化规律;小数的性质;小数点的移动。

小数乘法的内容包括小数乘整数和 “小数乘小数。计算中有出现点小数点时 需要补 0 情况;有要去掉小数末尾 0 的。因为口算的数小,算起来没有难 度。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完成了全部类型的口算。学习的过程中,轻轻一点拔, 很多学生就意会到了方法:只要把小数转化成整数,算出整数积,再把整数积 化为小数积。刚开始口算要求讲出算理,算得多了,自然而然对算理非常清楚 了。为竖式学习打下了基础。

在笔算的学习中,师生一起总结出了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因为对位容易与小数加减法混淆,所以特别引导发现:是把小数的末位对 齐,不是小数点对齐。计算方法的归纳概括,不照搬教材,不让学生死记硬 背,要有意记忆,训练思维能力。抓住核心词,以算理为线索,理清步骤,简 单易记易用。

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总结如下:

① 算。算整数乘整数,求出整数积。 ② 看。看两个因数共有儿位小数。

③ 点。从积的右边起,数几位点上小数点。 ④ 补。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用 0 足。 ⑤ 去。去掉小数末尾的 0

虽然字数比书上的法则多,但更利于学生默想算理,实现在理解的情境中 记忆法则。

1/ 4




二、用多种途径与方法引导学生探索总结规律

“积与一个因数比大小 ”和“商与被除数比大小 ”的学习中,教材只安排了几 道题,让学生先计算,再观察、比较积与因数的大小。从少许的例子中得出: 当因数不为 0 时,一个因数等于(大于、小于) 1,积等于(大于、小于)另一 个因数。为了让结论具有一般性,更有说服力,经过分析,补充了从乘法意义 的角度去证明。在这里用字母表示,教学中先是数,然后是字母。把

AX BOA

AX BOX。再根据一个因数相同,比较另外两个因数。另 筛霾煌因数比大 小就得出了同上面相同的规律。

规律的应用要深入全面。在分析判断题:两个因数相乘积一定大于一个因 X时,对这个命题作了如下的分析:

2.8 X 1.3o21.3 (两个因数大于1,积大于每一个因数); 0.7 X 0.4o00.4 (两个因数小于1,积小于每一个因数);

3.5 X 0.8o30.8 —个因数大于1,另一个因数小于1,积大于小因数, 小于大因数。

这样的分析透彻有力。

三、小数与整数乘除法的简便计算紧密结合,实现知识的正迁移,降低学 的难度,提高计算的正确性与速度

简算利于思维的灵巧性,教学中要非常重视。 3个乘法运算律是小数简便运 算的理论依据。在整数乘法的简算中已经学会。

小数乘法的简算可以用假设法:把小数点去掉按整数乘法的简算分析, 定先算哪些数相乘好算。整数乘法可简算的,小数乘法也能简算。小数连除的 简算较难,特别是添括号和去括号型的。

A B c=A_fBX CA Bx c=A^B)。学习中很多同学总是分不清,后 来用一句话强调:括号前面是除号去掉括号,原来括号里的乘号变除号,除号 变乘号。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类型较多。正用反用和改变用。学习中把较复杂的增加 分析过程,直观地展示推理。很容易把未学转化为已学。如:

2.6 x 0.85+0.26 x 1.5

2 / 4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CI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