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2024-02-19 00:37: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21中国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欢迎阅读!
中国农业大学,耕作,参考书,真题,作物


作为一个过来人,今天把我备考的相关考研经验给学弟学妹们参考,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政治的复习:

时间:九月开始最合适,太早性价比太低,太晚会很慌。 参考书:李凡《政治新时器》

视频:我只看了李凡的马原,感觉还不错,政治少看视频比较好

政治想拿高分一定要把握好选择题,50分的选择题,如果能做到40+才有可能总分打到70+,大题部分就是李凡押题出了全部背,不用背很多个老师的押题,李凡的足矣,大家都是30出头,背太多性价比太低。

英语我的英语成绩不算高,大家可以借鉴英语成绩高的大神的经验但是我认为英语是应该最先开始复习的一门课,包括词汇与语法,使用单词书《一本单词》积累词汇,英语二相对于英语一再题目设置上没有那么多的误导,所以读懂文章非常重要,因此单词和语法是比较重要的。我从9月份开始做真题,用的是《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版》,先从英语一的阅读开始,每天一到两篇,卡时间做,做完后把不认识的单词都查出来记忆。10月底我开始每周选择一个时间(也是晚上,下午专业课的内容还是比较多的,只能牺牲政治的时间了)做一整套英语二的试卷,如果还没有复习写作,可以先不写作。关于写作的复习我自己开始得太晚,导致后期我不得不早起半小时背范文还是挺难坚持的,所以建议大家早一点开始写作复习,背一些范文尤其是一些固定的开头结尾,同时可以多多打磨自己的书写。

我在前期花了挺多时间,只做了参考书的知识框架,而且跟着视频做的框架有一些太过简略了,跟目录差不多,也没有留出空间给后面增添新的内容,到后面我又得重新整理部分知识框架。整理完背完了框架我发现我记住的不是一个完整的框架图,可能我的思维是线性的,我会沿着逻辑的线索记忆,却不会完整形成一个框架图像。但后来我发现不用纠结于记忆方式,了解自己的思维特点也有助于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能记住就是王道。

8月中旬看完视频开始背第一遍,看着框架,所有知识点只背主干,不做拓展,直到大概8月结束背完这简略的第一遍,然后开始背10年到18年的真题,






每天一套,重复出现的重复背,一套题分成早上和晚上两次背完。因为考过的题目会隔两三年又考一次,基本上每年真题都会有几道是往年考过的。背完真题后再开始全面的背诵,对于所有知识点中哪些是重点,哪些是反复考的重中之重,以及对于出题方式,出题偏好,就会比较了解了,这样一来在接下来背解析的时候,可以对各个知识点的重要程度有个判断。

差不多9月上旬我开始背完整版的解析,即每个知识点按答题那种详细程度去准备, 11月中旬我才背完三遍。那时候我慌了阵脚,因为我的师姐那时候开始背第5遍了,她背了8遍才上考场。就是从那个时候我开始调整策略,避免自己心态受太大影响。于是我不再去想师姐背了几遍,只专注自己的掌握情况,练程度。

我每天会先复习前一天的,再背诵今天的部分,这样可以检查前一天的记忆情况,复习的时候同时又在强化自己的记忆,一直坚持到考前,我没记清楚自己背了几遍,心里感觉应该是5遍。我背书的速度并不快,而且每次都要求自己完整地详细地背出来,然后才开始下一部分。此外,每天复习发现自己掌握不好的地方,第二天背诵的时候也会先回想一下。所以就是:每天复习前一天背诵的内+回想昨天复习前天部分时发现的弱项+当天分配的学习量。背诵的量还是蛮大的,每天在复习的时候也是觉得不情愿,可是复习是一种自我检查,防止自我动,并不是背过了的就是你的。切实掌握了的才会变成自己的底气。

除了强化班我还看了一部分真题班,这个有助于我将所背的知识组织成放到答卷上的答案,而不是一股脑把课本搬上去。考前那天晚上在图书馆学习觉得心有点浮躁,但我还是尽量把所有重点知识都过了一遍,另外又去看了我关注的公众号,补了点儿应试技巧后来我一直很庆幸那天晚上这样做。第二天到了考场上,居然真的碰到我完全没背的,也不属于大部分学校考察重点的题目,当时我就很淡定了,调动我全部的聪明才智和文科知识积累,硬是写了两段,我相信每道题的这几句话使我和答案空白的同学又拉开了几分差距。不论考研还是其它考试,都是每分必争的,空白就等于放弃了分数。

最后,我的一些资料都放在了highAPP上,大家有需要的可以到上面找我,自行下载就好,偷偷告诉你,都是免费的哦!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7b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