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家长如何引导孩子课外阅读》,欢迎阅读!

浅谈家长如何引导孩子课外阅
高尔基说:“读了一本书,就像对生活打开了一扇窗户。”一本书就是一艘船,能带人远航。课外阅读是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源头之水,大量的课外阅读,广泛的知识积累,是学生全方位获取语言信息,立体化发展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新知识、新信息不断涌现的今天,在视听技术不断普及、人们阅读能力不断下降的今天,积极主动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显得尤为重要。课外阅读阅读,不仅是教师的事,作为家长更应参与,本文就如何引导孩子课外阅读说几点体会。 一、把卧室设置成书斋
古人常把书斋比作家庭中的绿洲。一般家庭,孩子的卧室兼作书房,家长要引导孩子课外阅读,在布置卧室时要动一番脑筋,在墙上张贴名人字画外,还要为孩子买张书桌,买个书橱,给孩子准备适合他们阅读的、感兴趣的书籍,为子女营造浓厚的家庭文化气氛。 二、挑选合适的读物
家长指导孩子学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寻找合适的读物,在各类图书泛滥的今天,这点尤为重要。首先要为孩子配齐工具书,如《新华字典》、《新华大词典》、《成语词典》等。其次要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可选择《少儿百科丛书》、《十万个为什么》;想了解少年儿童七彩的生活,就读读曹文轩的《草房子》,黄蓓佳的《我要做好孩子》、《今天我是升旗手》、《五·三班的坏小子》;想让孩子学会生存,敢于挑战困难,就读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想让孩子感受祖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就读四大名著;要加深对课文的认识,可以多看相似的书籍或与教材配置的课外读物等。最后,还要指导孩子去关心时事,阅读报刊杂志等。 三、家长成为阅读的“先行者”。
要指导孩子阅读一本书,家长就得先认真阅读几遍,掌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并且使自己受到感染和教育。家长在阅读时,要常常保持一颗童心,亲近书中的文字,亲近作者,亲近主人翁,从孩子的视角去欣赏作品。走进孩子的心灵,与孩子一起去爱,一起去怒,一起去恨,一起去痛,一起去乐。 四、家长和孩子“亲子共读”
作为家长也应该参加读书香的行列,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感受,共同进步。有时家长可以选择书中一些生动的故事作形象的讲述,却讲不完整,或讲头留尾,或讲果留因,或中间空白留一个悬念,吊起孩子的“胃口”,引导他们自己去书中寻找结果。这种“亲子共读”,其乐融融。
四、教育孩子读书——从父母读书开始 什么是读书——重新认识“阅读”
《现代汉语词典》对“阅读”的解释:看(书报)并领会其内容。人们一般的理解也大同小异,例如“阅读是要了解作者的意图”、“阅读是消化吸收一些资料”。这些定义的每一种只是谈到了阅读的某一方面,是狭义上的阅读。 我们现在提倡一种“大阅读”,也就广义上的阅读。英国的“大脑先生”托尼·巴赞认为,阅读是一个多级的过程,它包括下列步骤:识别字词、吸收、内部结合、外部结合、交流等内容。显然,这就是广义上的阅读——一种“大阅读”:因为目标明确,活泼愉快,技巧灵活,让孩子的整个身心投入其中,与作者进行积极的交流,进而能够影响孩子的生活和思想。
五、领悟读书之道——家长要知道的读书法则 1、快乐法则
快乐绝招一:到大自然中去寻找读书的快乐。别再把孩子关在笼子里了,让他们适当地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去感受,从而培养起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读书的激情和动力。—
1
——这才是教育本源。现在最有意思的情况是什么呢?学校为了孩子能写好作文,给家长提出要求,请您于本周末带孩子到公园找一下春天,进行下周有关春天作文的准备。于是家长就利用周末带孩子到公园去了。会指导的家长领着孩子从树枝找到小草,从花开看到鸟飞,让孩子说,带孩子讲,还有家长和孩子一起写一写有关春天的小文,您说,这样的快乐要不要?
快乐绝招二:多一份友好和鼓励———积极暗示的力量。
在阅读过程中,孩子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无论它们出自什么原因,父母都应该鼓励孩子战胜它们。“你真不简单,能看这么厚的书!” “爸爸像你这么大时,可没看过这么多书!” “ 经常阅读这么难的内容,了不起!”“这么读下去,绝对很有出息!”这些暗示会被孩子记在心里,行动上表现得正如父母所表扬的那样。而且,这些积极的暗示、表扬的话语不能只是在特定的场合下才能够做、才能够说,而是随时随地每天都进行,就是当着孩子的面还要向亲朋好友进行宣讲,这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正面暗示法只有反复说才最有效。表扬人的时候要大声、公开;批评人的时候要小声、私下。
快乐绝招三:少发或不发命令――注意同孩子的语言交流方式。 “读书去!”“今天不读完这几本,有你好果子吃。”这样的命令语气,只是父母单方面恶劣情绪的传递,缺乏对孩子人格与自主性的尊重。毫无疑问,孩子会产生抵触情绪。 2、兴趣法则
兴趣是求知和学习的最大动力。要一个孩子花上20分钟背一首诗歌,父母连哄带骗也很可能一无所获;但是他可以在没有任何人的督促下,蹲在地上看蚂蚁搬家一蹲就是几个小时甚至一个下午。即使太阳把皮肤晒黑,大汗淋漓也毫不在意。这就是兴趣的力量。
明智而聪明的父母,常会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兴趣点,找到诱导的时间、地点和内容,这比一千遍一万遍的说教更加有效。
(1)讲故事——一种悠久而有效的方法。(詹天佑的家庭教育。) 詹天佑能够成为中国近代著名的铁路专家,与他小时候经常听父母讲鸦片战争的故事有很大的关系。一次,父亲绘声绘色地讲了战争中的一场恶仗,最后叹气说:“ 中国还是输了。”“为什么中国兵比外国兵多那么多还打输了?”詹天佑很是不理解。“因为中国没有好枪、好大炮。这些家伙可厉害了,能够把很大的石头炸得粉碎。”“中国为什么没有这样的枪炮?” “因为中国没有制造枪炮的技术啊。” 詹天佑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当父母的故事不能解决他心中疑惑时,他就找来一些书阅读。正是在这样的启蒙教育下,詹天佑最终走上了为祖国铁路建设事业做贡献的道路。 (2)“忽悠”教育法——一位现代家长的教育智慧。
一位家长说,我是这样“忽悠”教育的:我儿子成绩虽然不算优秀,但对读书兴趣还算高,因为我经常抓住各种机会忽悠他。孩子喜欢看漫画,自己也喜欢画,于是我就威逼道:“你要学好语文哦,不然你漫画里的人说的话都是错的句子,还念错别字,很丢脸哦!而且语文学得好的人才会编故事!要学好数学哦,数学让人有条理,你的故事才不会颠三倒四不清楚!要学好科学哦!不要编出不符合科学的故事哦,让人笑呢!要学好英语哦,因为最最好玩的迪斯尼在美国……”“忽悠”是一个长期的、不能间断的工作,要注意随时随地进行,而且开始得越早,效果越好。
这种方法一位专家肯定说,小学阶段的孩子因为心志不成熟,所以他们不喜欢枯燥的知识是很正常的,父母、老师在教育孩子时要注意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这可以从孩子各自的特点着手,找到孩子兴趣点然后进行引导。”就像上面那个家长一样,孩子喜欢漫画,他就通过漫画来引导孩子,我们作为家长也可以看一看自己的孩子有什么爱好,在教育他好好读书好好学习时就跟他的爱好结合在一起,从而让他喜欢上读书,这可是很需要一点创意。 3、简单法则。
2
这一法则的核心思想就是从孩子最容易接受的地方开始施教。就读书而言,图画和影视就是简单而有效的工具。幼年阶段可以让孩子多看一些科普、卡通类的动画片。中央电视台“大风车”之类的儿童节目都是好的选择。在引导孩子看儿童节目的同时,要有意识与读书结合起来。您看一们家长这样引导孩子。家里买来了鱼养在盆里,这也引来了小家伙的疑问:为什么鱼不会沉下去?为什么?游动时它要摇头摆尾?家长正在忙着做饭。您会怎么办?帮孩子一起来个实验,先动手试一试,不行就请孩子拿出百科全书去找答案,甚至让孩子网上“百度”就行。
六、走上读书之路——营造书香家庭 1、选好时间——让读书成为需要。
一是固定时间。如果产生某种形式,就能够产生真正符合某种形式的心情。大人往往有这样的经验:很不想工作的时候,如果一直坐在办公桌前,就不可思议地开始了工作。即使对学习一点兴趣也没有的孩子,也要让他养成每天一次坐到书桌前的习惯。先约定,在某一固定时间读 10分钟。这样反复下去,孩子不知不觉开始了真正的读书。先从每天读10分钟开始,一周就能够读70分钟。要是每天能读上1小时,一年就可以读 52本书。这52本书,足以使你的孩子和其他孩子拉开距离。而5年之后呢?咱们大家可以算一算。
二是分散内容。一本书,厚厚的三四百页,要孩子半个月读完,他可能会有为难的情绪。但是一位家长想了办法,他这样告诉孩子,你每天只要读5页到10页就行,孩子一听,重压感消失,心情也舒畅,高高兴兴完成了阅读任务。 2、定好地点——让读书成为氛围。
一要精心布置书房。没有条件的,也要精心给孩子准备一张小书桌,准备一个小书柜。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某市电视台去该市最好的一所职业中学挑选职工,面对学校选送的3位优秀毕业生,电视台负责人问其中的一位佼佼者:“你经常读那些报刊书籍?”答曰:“我学习一向很用功,平时不看闲书。”再追问他看过什么文学文化名著,这位班长同学眨巴着眼睛,好一会后,恍然大悟般地蹦出这样一句答案:“《故事会》。”
二要让书籍伸手可及。有的家庭装修得很是精美,就连书籍也只选大部头,为的是美观设计好看。孩子的书报总是要放到指定的书柜,可是您忘了,书籍一定要放的触手可及方便取用才是根本。诞生于书香门第的学者之所以能够成为学者,重要原因不是因为基因、遗传,而是家庭环境。请您看看您的家,也是这样让书本伸手可及的吗?您认为家中茶几上放上书影响家中的美观吗?怎么放孩子、家长爱看的书?(请大家说一说。) 3、讲好故事——让读书成为享受。 当父母在麻将桌上吆三喝四的时候,当父母在电视机前哈哈大笑的时候,孩子一个人呆在书房里,心中很可能不是滋味:为什么就我一个人读书?所以,为了孩子读书的大事,父母必须做出一些牺牲和让步。在指导孩子读书的问题上,父母的意见统一是非常重要的。 古人还有一联说“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 您也许认为,在当今社会,我心向往的,但如今也是可望而不可即——书倒是有了不少,事却实在太多。读书并非所有人共同的乐趣,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说“我一看书就头痛”。可是对于爱读书的人来说,读书永远是人生的赏心乐事之一。
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沉醉于喜好的书中,梦着书中人物的梦,悲伤着他们的悲伤,快乐着他们的快乐。试想,我们就是这样爱好读书的家长,在家中营造了读书的氛围,孩子怎么会不爱上读书呢?
一本书一条船,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搭载上这条船,走遍世界书为侣,亲子阅读扬远帆。让我们亲近阅读,让读书成为我们的习惯,让读书在我们生命中走得更远些。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5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