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定稿-答辩演讲稿》,欢迎阅读!
![定稿,演讲稿,答辩](/static/wddqxz/img/rand/big_102.jpg)
毕业论文答辩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你们好!
我是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医学院分院2019春、护理专业学生李燕花。2009年,我曾就读于潍坊医学院护理本科,由于某种原因,我辍学了,至今仍是我人生中的一大遗憾。十几年过去了,今天我感到非常荣幸,还能站在交大的学术殿堂上,一是圆自己的求学梦,二是听取各位老师的宝贵意见,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 同时也感谢各位评审老师从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参与论文的审阅与答辩,谢谢。
我的论文的题目是: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长期卧床患者预防压力性损伤的研究。我将从4方面来陈述,1绪论;2研究方法与步骤;3评价指标与结论;4创新与不足。
首先第一部分绪论,将从选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立论依据四个方面来陈述。选题背景:压压力性损伤:是指局部皮肤和(或)皮下组织的局限性损伤,通常发生在骨突处。压力性损伤被作为衡量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参考指标。根据文献资料记载,通常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10%,其中8%的患者死亡原因与压力性损伤有关。然而护理领域对压力性损伤预防的认识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如何预防压力性损伤是各大医院重要研究领域之一,也是每一位护理人员需要思索的问题。研究得出,对长时间卧床的患者实行预见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压力性损伤的发生,从而提高护理水平。所以我的论文研究的目的:深入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预防长期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产生的效果,证实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预防、不断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提高卧床患者的生活质量。那么,研究的意义也显而易见:减少长期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工作满意度。立论依据: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了解到,压力性损伤的预见性预防研究在各专科护理领域应用已很广泛,比如骨折术后、重症颅脑外伤领域等。本文以压力性损伤风险预警护理、延续性护理等相关研究为依据,结合本院老年住院患者自身特点,以上海市实用老年护理全书、上海市老年护理管理质控手册为参考,进行了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对长期卧床患者预防压力性损伤的研究。
第二部分:研究方法与步骤。首先我们选取了2019年1月-12月我院126例长期卧床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卧床时间大于三个月,慢性病无压力性损伤发生。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和对比分析法等。将12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年龄60-90岁,并且两组患者的基础材料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有我院资深护士、护士长、临床医生组成的压力性损伤专科小组,对患者进行评估,针对评分做出预见性压力性损伤管理方案,使用预见性护理措施:对于Waterlow评分≥20分的患者实施每周1次评估、所照护的护工进行每周1次、每次1小时的培训、每周1次的护工工作满意度考核;对于Waterlow评分<20分的患者实施每月1次评估,对所照护的护工进行每月1次、每次1小时的培训、每月1次的护工工作满意度考核。培训及考核内容包括:压力性损伤基本概念、压力性损伤预防知识、技能知识以及护理误区等方面进行了多种方式和途径的培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与健康宣教。
第三部分:评价指标与结论。每月对两组卧床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于入组3个月后,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通过护工工作满意度量表、压力性损伤上报表、压力性损伤分级标准、压力性损伤愈合评分量表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护工工作满意度的对比、压力性损伤发生时间、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对比、两组压力性损伤皮损程度及皮损面积的对比。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护工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压力性损伤出现时间超过对照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皮损程度评分、皮损面积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上述结果可知,常规护理干预往往只针对疾病进行相应的护理,对压力性损伤的预防重视不足,而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减少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还在缩小皮损面积、减轻皮损程度方面效果较理想,值得临床和居家推广。
最后要陈述的是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创新:数据库搜索“预见性护理”、“压力性损伤”发现写的人较多,而加上“护工”这一名词时,检索到的相关篇数很少; 随着长护险的普及,护工上门提供护理照护已成为老年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工无论是在纵向延伸护理服务的时间上还是在横向拓展照护层次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满足患者自家庭到医院、乃至回归社会的健康需求。所以把护工工作质量作为预防压力性损伤发生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创新性。不足:①统计学知识缺乏,对于数据的结论部分研究不足;②护工工作满意度考核量表不够细化,需进一步完善。
以上是我的论文答辩自述,总体来说,在整个过程中,我真实地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也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更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但由于个人综合能力还需提高,在一些内容表述、论证上可能存在着不妥之处,许多问题还有待进行一步思考和探究,借此答辩机会,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我一定会虚心接受,从而进一步深入学习,使论文得到完善和提高,谢谢!
1.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课题?
选择这个课题也是犹豫了很久,压力也是很大。因为有关压力性损伤研究的文献也好、论文也罢,可以用数不胜数、不计其数、不胜枚举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最后还是选择这个课题主要是有两方面原因:1.在实际工作的中遇到了相关的问题,被激发了进一步研究的欲望。如刚刚自述中讲到的,随着长护险的普及,护工上门居家照护已成为老年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医院的一些护工也有很多现在在做长护险上门居家照护),再加上我们医院与社区医院有医联体合作,长护险居家评分需要住院的老年患者优先到我们医院住院,而在这其中我们发现90%的入院患者有带入性压力性损伤,有的甚至压力性损伤到了Ⅳ期以上的严重程度,说明居家照护对于压力性损伤的预防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2.我自己工作医院的性质就是老年护理病房,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护理,可以说是重中之重。就如护理文书书写的要求一样,书写要客观、真实,写我所做的,做我所写的。所以,我写的就是我平时工作所做的,不管论文最后的得分会怎样,至少在准备论文的整个过程中,我学到到很多新的知识,对临床工作的提升也有很大帮助,最难能可贵的是可以借此机会得到各位专家老师的指导,可以把各位老师的宝贵意见更好的运用到临床工作中。回答完毕,谢谢。 2.全文基本结构、框架是怎么设计的?
全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展开论述,开头从总体上论述压力性损伤的国内外现状,根据现状发现压力性损伤预防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分析原因、提出如何降低长期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这一问题,针对问题提出预见性护理措施,最后是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后的结果和结论的陈述,各部分之间相互配合、层层叠进,成为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回答完毕,谢谢。
3.在研究过程中,是否发现了不同的见解?自己是何如认识和处理的?
对于该课题存在诸多的不同的见解,其中最尖锐的一个也是我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就是我们个别护工提出的:压疮的预防是医生和护士的事,跟我们护工有什么关系?就是有关系也是很次要的责任了,为何天天盯着我们不放?
针对临床工作中这一见解,我是这样理解和处理的:①首先压力性损伤的预防不仅仅是某一工作岗位或者某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体护理的相互配合和有机统一,应该预防为主、立足整体、重视局部。②实际的工作中除了加强护工的培训考核外,成立的压力性损伤专科小组成员也是临床经验和资历都比较深的医生和护士、护士长组成,小组成员也是定期不定期接受院内、院外的专科培训及考核。③对压疮发生率低甚至所护理的床位没有发生过压力性损伤的护工进行物质奖励,增加其积极性。 4.课题研究中哪些问题是没有涉及,但是与课题研究密切相关的?
由于我院康复科还在筹建中,康复治疗方法对于长期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的研究,本文还未提到。康复治疗方法综合临床各科的医疗手段,突出以功能训练为核心的运动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治疗措施,尽可能的使长期卧床患者失用关节和肢体功能恢复,为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创造条件。 5.还有什么问题是你自己还未研究透彻的?
满意度考核量表各条目满意度情况对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影响方面还未研究透彻。比如:翻身及体位摆放指导、减压用具使用指导分别对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影响的大小。 6.研究的难点是什么?如何解决的?
对于护工的培训方式方法方面存在难处:护工文化层次普遍偏低,对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接受存在很大的差异。
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的培训达到预期的效果,比如:反复观看视频讲解、现场模拟教学、分组讨论演练等方式,制定适合护工接受的培训方式和内容。 7.课题研究对工作有什么启示意义?
与其说课题研究对工作的其实意义,不如说我的课题就是从实际工作中而来。做到知行合一、立足实践、不断创新。
8.研究中个人有哪些体会?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是什么?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我有很多的收获,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提高了我的分析能力;在培训考核环节,提高了我的专业技能及沟通表达能力;同时查阅文献让我增长了课题相关知识;现在的现场答辩又让我提升了自己的人生阅历,是一种难得的经历。
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此次答辩结束后,先整理各位老师的指导意见,做出针对性的修改方案,再确立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谢回答完毕,谢谢。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gqI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