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头面部常用的按摩手法》,欢迎阅读!
头面部常用的按摩手法
1. 开天门法
( 1)体位 坐位或仰卧位,术者站立或坐其头前。
(2)操作 术者以两手拇指指腹,置于患者两眉间的 印堂穴 处,自 印堂 向上直抹到前发际 处的神庭
穴止。两手拇指轮流进行,反复推抹 (3) 要领
1) 两拇指指腹用力均匀一致,和缓有力,以局部微红为度。 2) 术时局部有酸胀感,术后局部有温热感及头目轻爽的感觉。
20〜30次。
2. 抹双柳
(1) 体位 坐位或仰卧位。
(2) 操作 术者以两手拇指指端掐双侧 攒竹穴 处,再以指腹自 攒竹沿眉弓, 自内向外, 经 鱼
腰至眉梢 丝竹空 穴止,推而抹之,往返数次。
(3) 要领
1) 此手法循行眉弓毛发之中,由内向外推抹,不可逆行,速度宜缓慢。 2) 推抹时双拇指同时对称着力。 3) 术后眼前豁亮,头脑清爽。
3. 掐鱼腰
(1) 体位 仰卧位,术者坐其头前方。
(2) 操作 术者以两手拇指指尖掐两眉弓中点的 鱼腰穴 1〜 2 分钟。然后用拇指指腹自 攒竹
穴 经鱼腰, 丝竹空 摩到 上关穴 止,反复摩动 2〜 3 分钟。
(3) 要领
1) 摩动时应循行眼眶上缘,用力宜缓慢、均匀而有力。 2) 掐鱼腰后局部有不适感,可配合轻微的指揉来消除。
3) 术时有酸麻胀感,有时放射到眼窝内,术后有视力倍增的感觉。
4.掐四白
( 1)体位 仰卧位,术者坐其头前方。
(2)操作 术者以两手拇指指尖掐 四白穴 1〜 2 分钟。然后用拇指指腹自 四白穴 推至 瞳子髎 , 反
复摩动 2〜 3 分钟。
(3) 要领
1) 摩动时应循行眼眶下缘,用力宜缓慢、均匀而有力。 2) 掐四白后局部有不适感,可配合轻微的指揉来消除。
3) 术时有酸麻胀感,有时放射到眼窝内,术后有视力倍增的感觉。
5. 揉太阳法
(1) 体位 仰卧位,术者坐其头前方。
(2) 操作 术者用两手拇指桡侧,分别置于头部两侧的 太阳穴 处,做上下、左右、前后环转 揉动 2〜
5分钟, 再以两拇指指腹同时用力白 头维穴 起向外下方, 经太阳分推至 耳 门穴 止,反复推摩 2〜 5 分钟。
(3) 要领
1) 指揉时用力宜轻,摩动时稍着力。
2) 术时局部酸胀及放射至额前,术后头脑清爽。
6. 推揉颊车法
(1) 体位 坐位或仰卧位, ,术者坐其头前方。
(2) 操作 术者以两手拇指指腹, 置于两侧颊车穴处,按揉1〜2分钟,尔后以拇指置于两耳
前下方听会穴处,沿下颌外缘,经 颊车至大迎穴,反复推摩5〜7次。
(3) 要领
1) 推动时手法宜轻,按揉时用力应从重。
2) 术时局部有酸胀感,术后面部与下颌部有温热感。
7. 搓掌浴面法
(1) 体位 坐位或仰卧位。
(2) 操作 术者以两手掌相搓至热,迅速置于面部,由额面部向下,经眉、目、鼻、颧、口
等,掌摩面部 10〜 20 次。
(3) 要领
1) 两手掌相搓用力适宜,手法不宜过重,注意保护皮肤。 2) 术后面部温热,头脑轻爽。 3) 此手法是美容按摩的一种手法。
8. 推正顶法
(1) 体位 坐位,头略向后仰起,术者站或坐其侧。
(2) 操作 术者以拇指指腹端,自鼻尖部的 素髎穴 ,经鼻向上沿头部正中线, 经 印堂 、神庭 、
百会 、 强间 ,推摩到 哑门穴 止,反复操作 2〜 3 分钟。
(3) 要领
1) 往上推摩时,沿经穴位应配合点按。
2) 按压穴位局部有酸胀感,术后有面部清爽之感。
9. 干洗头法
(1) 体位 坐位。
(2) 操作 术者双手十指略分开,自然屈曲以指端及指腹着力于头部两侧耳上的发际处,对
称进行挠抓搓动, 由头两侧缓慢移到头顶正中线, 双手十指交叉搓动, 如洗头状, 搓而不滞,动而不浮,反复操作数次。
(3) 要领
1) 双手用力均匀和缓,抓挠搓动有序,移动应缓慢。 2) 手法要灵活自如,主要作用于头皮部,不要损伤头皮。 3) 术后头脑轻松舒适,精神焕发。 4) 此手法为头面部保健按摩常用手法。
10. 双揪铃铛
(1) 体位 坐位。
(2) 操作 分别以拇指、食指指腹揉捏两侧耳部,并向下揪动耳垂。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gjI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