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医学模拟人在全科医学生心肺复苏教学中的应用》,欢迎阅读!
![拟人,全科,心肺,复苏,医学](/static/wddqxz/img/rand/big_117.jpg)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医学模拟人在全科医学生心肺复苏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黄靓,熊文昊,向琼,高勇强,邹飞燕,康颖,王汉群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38期
摘要:本文目的是探讨和评价高端医学模拟人在心肺复苏(CPR)教学中的应用。将56名全科医学班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28),模拟人组(n=28)。两组均进行心肺复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理论讲授加讲解示范,模拟人组采用ECS高端模拟人进行心肺复苏讲解、操作和练习。训练结束后所有学生进行理论测试和操作测试,填写调查问卷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表明两组学生的理论测试成绩分别为91.3±16.2vs91.6±20.5(P>0.05),无统计学意义;模拟人组的操作考试成绩为93.7±19.5,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75.2±18.8(P 关键词:心肺复苏;医学模拟人;全科医生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146-02
全科医生是综合程度较高的医学人才,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的目标。目前,我国全科医生的培养和使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建立全科医生制度,逐步形成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对于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具有重要意义。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症危重病人所采取的抢救关键措施,也是急诊医学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章节。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可明显提高复苏成功率并能最大程度保护脏器功能,降低病死率。传统的心肺复苏教学由于只是单纯的讲授知识点而使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掌握心肺复苏的实践操作并且也不允许学生在病例上直接进行心肺复苏的实践操作,心肺复苏的教学工作变得更加棘手。本课题将中心2010年新引进的两台ECS(Emergency Care Simulator,ECS)高端医学模拟人系统用于本校全科医学本科班学生心肺复苏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2013年3月—2013年4月,我院2011级全科医学班学生56人,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模拟人组(28例),2组学生性别、年龄、基础知识、教材、授课内容及课时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均由硕士具有讲师职称以上教师授课。
2.研究方法。心肺复苏的讲解以《外科学》(第七版)及《2010年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为教材,教学时数均为8学时。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应用理论课的方式进行心肺复苏讲解以及示范;模拟人组采用高端医学模拟人进行教学与实践操作:28名同学分为7个小组,每组4名同学,分别充当医生,护士和病人家属,老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出心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骤停情景病例并提出问题,各组同学在SimMan4000综合模拟人上进行操作和练习,操作熟练后同学之间进行轮换。
3.测试评分。课程结束,2组学生均给予相同难度的理论测试,并且应用SimMan综合模拟人进行操作考核,电脑评分。考试结束后发放调查问卷,评价培训效果。
4.统计学分析: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 二、结果
1.考核成绩:对照组和模拟人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分别为(91.3±16.2)和(91.6±20.5)分,无统计学意义。利用仿真模拟人进行心肺复苏术培训后,授课学生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得到明显提高,两组学生的操作技能考试成绩分别为(75.2±18.8)分和(93.7±19.5)分(P﹤0.01)。
2.问卷调查反馈:调查问卷有96.8%的学生对于应用高仿真模拟人进行心肺复苏培训的效果满意,97.3%认为应用高端模拟人培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95.9%认为应用模拟人培训可以培养团队精神。 三、讨论
当今医疗工作者面临着迅速的技术更新、患者维权意识提高的大环境下,相当多数的操作项目难以直接在病人身上实施教学,因此模仿并重现临床操作环境的模拟系统成为了训练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模拟人通过充分模仿人的正常结构与机能、疾病的表现与演变以及对患者的诊疗过程,将情景、操作融为一体以实现更为科学化、人性化培养医学生实践的目的,无风险,高可信度的计算机模拟系统应用于临床技能训练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1)操作安全,可重复:操作者能够将模拟人视为真实的患者,允许出错,并且可以多次操作直到掌握为止。(2)记录和回放:可以通过储存的影像资料对学生的操作进行讨论和评价。(3)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生通过以小组为单位在高端模拟人上进行心肺复苏的操作,组员之间相互配合、减少重复,避免遗漏,这与《2010年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中强调以团队形式给予患者心肺复苏的总体思想是高度一致的。(4)医学培训和考核的标准化:医学模拟教学运用程序语言为教学设置了“黄金标准”,因此用模拟人系统作为考核工具科学而客观。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通过高端模拟系统进行考核是决定医学生能否进入临床的一项权威指标。
本研究采用高端模拟人心肺复苏操作量化评分标准,对学生操作进行考评,所有学生对模拟人考试方法的满意度高达90%。本研究表明,利用仿真模拟人进行心肺复苏术培训后,其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得到显著提高,其培训前后成绩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冯悦.我国将建设全科医生制度[J].现代养生,2011,(16):8.
[2]张孝钦,王兴祥,丁晨彦等.心搏骤停心肺复苏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2006,9(10):828-829.
[3]李艳,詹华奎,张泉.医学模拟教学在临床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2(1):12-13.
[4]滕倩倩,郭星君.我国急诊医学亟待引起重视的几个问题[J].海军医学杂志,2005,26(2):177-178.
基金项目:南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与改革(实验教学与建设专项)项目
(2011SYL003);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资助项目(湘教通[2013]223号-231)
作者简介:黄靓,女,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临床技能学教学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王汉群,男,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临床技能学教学研究工作。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gf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