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非正式制度的多角度分析》,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非正式制度的多角度分析
作者:邹文雯
来源:《时代金融》2013年第35期
【摘要】从制度经济学的理论知识来看,非正式制度是制度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当前,集体行为和个人行为的许多现象都可以用非正式制度来进行分析。经济社会的改革和发展,以及对社会人行为的约束,非正式制度这个因素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词】制度非 正式制度 道德 一、非正式制度
非正式规则在制度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没有正式规则以前,一个原始部落个体之间相互约束自身的行為靠的是博弈,博弈的重复进行,双方都认识到这一点,反复时候背叛策略对自己是不利的。随着情况的重复出现,我们就可以期待一个显示合作倾偏好的规范得以发展和确立。意识形态是非正式规则的核心,制度的本质就是群体对社会关系的一般思维习惯,非正规制约植根于社会的文化系统,是历史发展中的“内在稳定器”,使制度变革呈现出渐进的增量演进而非间断性的突变模式。非正式规降低了交易费用。 二、国家行为的不同:基于非正式制度的差异性
西方文化是多文化看世界,以个人为本位,个性自由,锐于进取,重知性分析,逻辑验证,东方文化是一体化看世界,以家庭为本位,克己复礼,节制,执中的,注重直观感受与切身领悟,表象思维,表达方式是言近旨远。由此传统文化差异的不同,衍生出中西方制度的不同。西方发展的是民主与法制的体制,多党执政,而中国演化出的是从古代的“三纲五常”的礼教制度到今天一党执政的制度。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以集体主义文化为特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一直根植于中国的非正式规则之中,这种集体主义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是基本一致的。西方资本主义的基本制度更多的是需要一种自由自在的个人主义文化,这种文化基于自利、自主、负责,奖励绩效,鼓励个人去获取私人利益,承担风险,提倡企业家精神,生活方式是个体自行做出决定,承担所带来的价值后果,最终衍生出的是自由市场竞争的行为。 三、制度变迁中的渐进式改革:基于非正式制度的延续性
俄罗斯自古以来就有集权体制的历史传统,无论是沙皇时代,还是苏联时期,专制主义、集权主义,法律意识淡薄,一直是俄罗斯文化与苏联社会主义文化的突出特征。苏联的剧变、解体、社会转型,俄罗斯历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学习西方运动,西方自由主义文化的对俄罗斯影响是强有力,最直接的文化诱因。
俄罗斯传统文化与西方自由主义文化是有冲突的,俄罗斯在最开始发展市场经济的很长一段时间是水土不服的,不可否认,这种影响至今犹在。一国主流文化的特征对制度变迁的驱动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IZ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