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脑卒中遗传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2023-11-13 02:38: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蒙古族脑卒中遗传流行病学研究进展》,欢迎阅读!
蒙古族,卒中,流行病学,研究进展,遗传


蒙古族脑卒中遗传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均较高。很多研究表明脑卒中的患病率存在着种族和民族差异。现就蒙古族脑卒中的患病率、临床特点、危险因素研究简要综述。



标签:脑卒中;蒙古族

脑卒中(Stroke)是一种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俗称脑中风,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我国现有脑卒中患者600700万人,每年至少有200万新发患者。脑卒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且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存在差异[1]。蒙古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是祖国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遍布于新疆、青海、云南等全国各地[2]。现就蒙古族脑卒中遗传流行病学研究现状简要综述如下。



1 蒙古族脑卒中患病率研究

2010年,邢兰燕等[3]报道了云南玉溪市蒙古族脑卒中发病率0.26%2013年张艳芬等[4]通过对内蒙古通辽市农牧区2589>20岁的蒙古族居民进行8随访,报道了随访期间脑卒中发病率3.82%2015年,魏国等[5]对我国西乌珠穆沁旗开展了脑卒中调查,本次研究以牧区蒙古族人口为主,共调查2241例,患病率为0.89%桂兰等[6]综述了蒙古族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研究现状,中指出蒙古族人群脑卒中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



2 蒙古族脑卒中临床特征研究

2008年,张艳芬等[7]研究了内蒙古东部脑卒中亚型的临床特征,即:①脑梗死和脑出血的住院病例数分别占脑卒中的55.4%40.6%;②脑出血住院病例数有明显的月分布特征;③脑卒中住院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④脑梗死的住院病例构成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脑出血则与此相反;⑤脑出血住院病例的病死率明显高于脑梗死,约是后者的3.5倍;⑥脑梗死住院病例的肢体瘫痪发生率明显高于脑出血;⑦脑梗死住院病例的平均住院天数短于脑出血者;⑧脑卒中住院病例不同年龄组的平均收缩压水平均高于正常血压值,且脑出血住院病例不同年龄组的平均收缩压水平也明显高于脑梗死约20mmHg脑卒中住院病例不同年龄组的平均舒张压水平均高于正常血压值(除外脑梗死80岁~组)且脑出血住院病例不同年龄组的平均舒张压水平也明显高于脑梗死约10mmHg⑨不论是脑梗死还是脑出血住院病例,不同年龄组高血压患病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调整年龄后,出血性脑卒中住院病例的病死率明显高于缺血性脑卒中;〇11整年龄后,缺血性脑卒中住院病例的肢体瘫痪发生率明显高于出血性脑卒中;12在调整多变量后,出血性脑卒中住院病例不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均呈现随着血压的升高其病死率也升高的现象。



3 蒙古族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研究






赵福全等研究结果发现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而且男性每个年龄段(除80岁组外)发病率均高于女性[8]。白海花等[9]蒙古族家族性脑卒中一大家系临床特点分析表明血脂异常和高血压是该家系脑卒中发病的主要原因。张艳芬等研究了蒙古族农牧民臀围水平和心脑血管疾病及死亡的队列研究建立多结局比例风险模型[10]脑卒中事件组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分型不清,不同模型拟合结果均显示高臀围水平相对低水平对结局事件的发生有保护作用。研究了内蒙古东部脑卒中亚型的危险因素,指出年龄偏大者、吸烟、有糖尿病及高脂血症史者易患脑梗死,而蒙古族居民、体力劳动职业者、具有高血压史和高血压家族史、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较高者易患脑出血[10]



陈松涛研究了蒙古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脉压、均动脉压与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同年研究了蒙古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晨峰现象与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晨峰现象是蒙古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且独立于血压昼夜平均水平[1112]。呼格吉乐巴图[13]述了蒙古族独特的生活习惯及脑卒中复发的关系,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等是提高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TongYQZhangYWZhangRL.Association between two key SNPs on chromosome 12p13 andischemic stroke in Chinese Han population[J].Pharm Genomic201121572-578.



[2]楊圣敏主编.中国民族志[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

[3]邢兰燕,范波,李六九,等.云南玉溪市脑卒中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热带医学201004449-450.



[4张艳芬,佟伟军,刘洋,等.代谢综合征与心脑血管病及死亡前瞻性队列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13101405-1409.



[5]魏国,贺淑珍,白华民,等.西乌珠穆沁旗居民慢性病现状调查分析[J].医学院学报,20150217-18.



[6]桂兰,罗冬梅,巴图.蒙古族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6706-709.



[7]张艳芬,佟伟军,许锬,等.内蒙古东部脑卒中亚型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比较及入院血压与出院结局关系的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03463-464.



[8]赵福全,刘海萍,佘集凯,等.608例蒙古族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3121624-1625.






[9]白海花,邱长春,包布仁巴乙拉,等.蒙古族家族性脑卒中一大家系临床特点[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104414-416.



[10]张艳芬,黄泽宇,张建辉,等.蒙古族农牧民臀围水平和心脑血管疾病及死亡的队列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404290-295.



[11]陈松涛.蒙古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ABPM参数与脑卒中筛查的相关性分[J].西部中医药20130635-37.



[12]呼格吉乐巴图.蒙古族生活习惯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关系[J].中国医药指南,20110745-46.



[13]陈松涛.蒙古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晨峰现象与脑卒中筛查的研究分析[J].西部中医药20130756-57.编辑/金昊天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gST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