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诗概说

2022-08-18 08:15: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诗概说》,欢迎阅读!
概说,幼儿
第一节 幼儿诗概说

教学目的要求:

1、理解幼儿诗的概念;能够区别幼儿诗与儿歌的异同。 2、掌握幼儿诗的艺术特征,为鉴赏和创作幼儿诗奠定基础。

3、树立“一切为了孩子”、“为大众写!为小孩写!”观念,培养良好的婴幼儿文学素养;

重点与难点:

重点:幼儿诗的概念。

难点:幼儿诗与儿歌的区别。

教法设计

情景教学法、讲授法、诵读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现在共同诵读以下四首诗歌《小猫走路没有声音》《树叶儿飘》《捉迷藏》《四季小娃娃》。看谁能准确有感情地朗诵下来? 好!非常好!这些诗歌就是我们今天学习幼儿诗。现在我们共同来学习幼儿概说》 二、明确概念:

1幼儿诗是适合幼儿听赏、诵读的自由体短诗。 2、讲解自由体诗的特点:

自由体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语言浅白晓畅、韵律自由,适合幼儿赏、诵读。

三、幼儿诗的发展概况

1、让学生自读课文95页(二),找出幼儿诗的发展概况。 2、出示ppt,检验学生掌握情况。思考讨论。

1)我国古代:中国是诗的国度,但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却没有专门为儿童而写的诗作。 骆宾王《咏鹅》、李白《静夜思》、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孟浩然《春晓》、李绅《悯农》、杜牧《清明》。这些只是适合儿童诵读的作品,不是自觉意义上的儿童诗。

2)辛亥革命前夕,20世纪初的中国文坛,维新派人物黄遵宪、梁启超等人发起了“诗界革命”,曾出现了为儿童创作的诗歌,如梁启超的《新少年歌》李叔同的《送别》等,黄遵宪的《幼稚园上学歌》开了幼儿诗的先河,全诗十节,“„„上学去,莫迟迟”“上学去,莫徜徉”“上学去,莫蹉跎”“上学去,莫贪懒”“上学去,莫游惰”“上学去,莫停留”的旋律中,描绘出一幅幅情真意切、求真求善、进取向上的幼儿生活图景。

3)五四时期,现代意义上的幼儿诗从当时的新诗中萌发出来:叶圣陶、冰心、郑振铎、汪静之、刘半农等文化名人都写过幼儿诗。30年代后,教育


也是儿童诗人的陶行知坚持“为大众写!为小孩写!”主张,写了一些儿童诗。 4)新中国成立后,出现了一批热心幼儿诗创作的作家:任溶溶、金近、圣野、鲁兵、田地、柯岩„„

5)新时期以来,幼儿诗园地迎来了春天,创作成果丰硕、理论研究活跃、著名作家云集:金波、张秋生、程逸汝、樊发稼、郑春华,还有台湾儿童诗人:林焕彰、谢武彰、林宪武。 四、幼儿诗的艺术特征: 1)鲜明、充满动感的形象 2)活泼、生动的想象 3)富于情趣的构思 4)自然、明快的韵律

5)口语化与音乐性相结合的语言

幼儿文学》教材“幼儿诗的特点”为: 1)具有内在的节奏与韵律

2)具有充满幼儿情趣的优美意境 3)语言浅近、形象、凝练

教育视野中的幼儿文学》教材“儿童诗特点”为: 1)形式灵活多样,可长可短、可多可少 2)内容具体,多数有一定情节 3)语言动感强烈

4)凝练的语言,明快的节奏 5)创造优美的儿童想象的意境

五、1、课堂训练---同一题材的儿歌与幼儿诗作品的比较,以此区别幼儿诗与儿歌的异同:

然后用ppt展示,教师总结明确。 A幼儿诗的历史较儿歌短。 B幼儿诗的形式较儿歌自由。

C幼儿诗追求充满幼儿情趣的意境,感情的内涵更丰富,主要让幼儿在听赏中得到审美愉悦和情感的陶冶;儿歌追求琅琅上口的节奏、韵律,给孩子更多游戏的快乐,让幼儿在诵读中增添生活的乐趣。

D幼儿诗在表达上比儿歌要含蓄、细腻,更讲究用精练、雅致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儿歌的表达更单纯直率,更讲究通俗顺口,使幼儿获得口头念诵的快乐。

E幼儿诗更适合年龄稍大的孩子听赏、诵读,儿歌则更适合中、小班小朋友诵读。

2、读119页所选幼儿诗加以体会。 六、课堂小结。 七、作业:

1、掌握幼儿诗的概念。 2、诵读幼儿诗《妈妈》《说话》《我只能是一个小孩子吗》《老爷爷和小娃娃》

3、试分析一下《老爷爷和小娃娃》这首幼儿诗。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g0P.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