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中常见意象——关于人的品质、行为活动》,欢迎阅读!

古诗中常见意象——关于人的品质、行为活
动
英雄:追慕、自愧自叹
小人:鄙夷、明志、自省、鞭挞
六朝旧事、南朝旧梦:表示往日富贵繁华的生活。 击楫:谓立志报效国家,收复失地。 娥眉(蛾眉):美女 峨眉:高尚的德行 青青子矜:有才能的人
巴歌:亦称巴唱、巴讴、巴人之曲。借指鄙俗之作,多作谦词。多和阳春白雪比照着来写,表达自己的微不足道。 碧血:借指为正义事业所流的血。后来也用苌弘化碧比喻蒙怨而死或忠心不泯。例如《窦娥冤》: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折桂:比喻科举及第。典出《晋书》: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怀桔:指孝顺双亲。
采薇:借指隐居生活。《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后来也表现坚守节操。
诗人常常用诗歌里的山林和宫阙的形象,来表现诗人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所谓宫阙也言魏阙,是朝廷的代称,也是诗人受到当道重用的象征。所谓山林则是指诗人在政治理想破灭或者是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时,作者心生怨愤而转向归隐山林息影草泽的形象的代称。
哀鸿: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诗歌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袁鸣之声不绝。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
咏絮:谓女子咏雪。指女子工于吟咏,有非凡的才华。后来咏絮即指咏雪,咏絮才即非凡才华。
南冠:指囚犯。典故出自《左传?成公九年》一楚人钟仪囚于晋,仍然戴南冠.弹奏南国音乐,范文子称赞这是君子之行:后来一般文人以此指代自己怀有节操的囚徒生活。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zO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