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弟子规》,欢迎阅读!

《弟子规》是近代儿童启蒙读物,由清代的李毓秀编写而成。从儒家经典《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入手,告诉读者如何在各个方面遵循礼仪,同时,也向读者普及思想品德教育。
中国自古以来是礼仪之邦,自从华夏大地的主流思想转变成了儒家思想,“礼仪”二字就深植于历朝历代中国人的心中。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说,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一种技巧。
同时,在《弟子规》中所教育的思想品德是一个多要素的综合系统,是人们在一定的思想的指导下,在品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和。它与一定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道德风尚及风俗习惯相联系,受到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思想品德是意识行为方面的,也是政治道德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道德。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目标,学校德育是中小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重要途径。
所以《弟子规》是一部教导读者礼仪品德的文章。
第一章,总序:“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见闻。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一句告诉我们遵循礼仪所需做的几件事,作为全文总领。
第二章,“入则孝,出则悌”,这一部分的300字内容,给我们生动形象地写出孝顺父母,尊敬师长的礼仪规范。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是我们作为孩子所需学习的第一个美德,父母生我养我,给予我们生命,引领我们成长,我们应当孝敬父母,回报他们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所以在《弟子规》中,这一章被放在最前面,作为最基本的礼仪规范。
第三章,“谨而信”,这一部分384字内容,告诉我们要遵守诚信,尊敬他人,见贤思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是古代君子处世的标准,同时也应该是现代每一个人所遵循的准则。“以礼待人,以理服人”是一个有良好礼仪的表现,“见贤思齐”则是一种好学的精神。
第四章,“泛爱众,而亲仁”,这一部分228字,向我们指出要秉持正义,宽容待人。 第五章,“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一部分144字,告诉我们要乐于学习。
我阅读《弟子规》学会了许多礼仪知识,了解了许多思想品德故事,让我了解中国关于礼仪的传统文化,这种文化会继续传承下去。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x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