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孩子与富孩子

2022-08-08 21:47: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穷孩子与富孩子》,欢迎阅读!
孩子




诚实说,我并不是在极端匮乏的物质环境里成长起来的,我小时候的课外书比别的同学多,初中时开始有一点可以自己支配的零花钱,1994年,大学还没扩招,我爸愿意自费送我去一所南方城市读书,让我的邻居都感到惊奇:“为一个女孩子,花这么多钱„„”

对,你看出来了,我成长于一个重男轻女之风颇为严重的中原小城,我家里人算是好的了,力求给我比较好的资源,奈何对于一个中等人家的无知孩童,爱攀比的,容易产生匮乏感的点,偏偏不是教育资源,而是在别人眼中细枝末节的小事。

我比较的对象是我的弟弟。我父母就两个孩子,我弟的处境却与我有很大差别。我爸兄弟俩,我大伯生了八个闺女,加上我,在我弟出生之前,家族中已有九个女孩。即使他们主观上想一视同仁,客观上也仍然也不免有所倾斜。

我弟五岁时,我大伯送了他一件价值不菲的真皮夹克,要知道吾乡有种说法,叫“有钱打扮十七八,没钱打扮屎娃娃”,因为孩子长得快,把钱花在孩子的穿着打扮上不值得。但我大伯不管,他就是想表达他的宠溺。我弟十岁时,积攒下来的零花钱足够买一支气枪,他还是他们班第一个拥有山地车的人。

我至今记得我弟跟家里要山地车的情景。我弟倔强地昂着脸,我妈默默流泪,要说我家当时经济状况,也不至于买不起一辆山地车,但一向省吃俭用的我妈,对花那么多钱买辆山地车这件事缺乏想象力。最后是我爸打了圆场,拿出自己的私房钱给我弟买了,我内心当然是不平衡的,我骑的是我妈淘汰下来的旧车,同时也对我爸这样惯儿子而痛心疾首。

在这个场景中,我是懂事的,知道心疼大人的,将来一定会是一个有出息的好孩子;我弟是恃宠而骄的,将来一定无法无天。然而,命运是如此诡异,事实上,我弟后来无论是个人生活质量(不只是收入),还是对家庭做出的贡献,都比我要高,我爸以一种貌似性价比不高的方式,实现了性价比极高的效果,这让我曾经有所怨艾,现在更多是一种局外人的深思。 因为从小就自甘弱势,我安全感极差,永远量入为出,从不大手大脚。买东西非常地注重性价比,尤其是买衣服,不管是在收入较低的当年,还是在收入有所提升的现在,我看见sale就很兴奋,要是打五折就非买不可,即使东西只是差强人意,只要价格合适,也会拿下。导致的后果是,衣柜里铺天盖地的一大堆“优衣库”H&M”,参加正式场合时仍然没有衣服,平时也是丢人堆里立即被淹没。

吾友许可曾经很郑重地对我说,你买衣服的过程,追求的是“买的快乐”,而不是“穿的快乐”,表面上看,你买得很划算,但一再低水平地重复建设,花的钱并不少,却没有提升的衣着水平。你没有听说过“便宜东西买不起”这句话吗?

她说的有道理。不幸的是,我不只是在买衣服上犯这种错误,买房子也是。我买房子比较早,2002年,那时房价已经起来了,但还没像现在这么夸张,我手里的钱,在中档小区买个110平米的房子,够付四成首付,然后可以使用公积金贷款;如果再买大一点的话,就只能付三成,无法使用公积金贷款。我想也没想就选了第一种方案,住小一点也没关系嘛,大了打扫起来还不方便呢。

住进去之后才知道,在一个小区里,比较小的户型位置都是最差的,我家北边靠路,整日整夜,汽车轰隆隆而过,我睡眠一向比较浅,夜里听着鸣笛声,车轮碾压声,不堪其扰,又悔不当初。可是,重回当初,我又能做出更好的选择吗?不能。一个人的消费观,也许从五岁时就已经定型。

我弟和我正相反,他到2006年才买房子,那时候房价涨得已经很吓人了,他手里的钱,又非常之少。但他毫不犹豫地选了一个高档小区最贵的楼层,贷了三十多万,二十年还清。我跟他算利息,二十年后,利息都跟本钱差不多了,我的房贷,选的是五年还清,五年期利率



0






最低,我弟一笑了之。

然后呢,房价一波一波地朝上涨,我的房子地段一般,位置不好,涨得极慢,我弟的房子,却后来者居上,收益很快就超过我那套。这还不算最让人郁闷的,我因为不愿意贷款,又不喜欢跟人借钱,装修时就把以前的小房子卖了,后来那房子翻了好几倍,加上我每月偿还贷款过多,没有机会做新的投资,我自以为精明的小算计,反而让财产缩水。

我弟就不一样,他打小就有点商业头脑,后来开了个影楼。一开始,他开的那个小影楼是赚钱的,虽然不多,却远强过工薪阶层。但我弟有野心,非要再开个大的,他东拼西凑弄到了一笔钱,大影楼开起来,生意萧瑟如被秋风横扫过的落叶乔木的树梢,我偶有空闲,坐在他的店里,看外面行人匆匆,却没有一双脚,显示出朝店里拐的意向。

要是我,可能就想关门了,我总是担心手中的所有会顷刻间清零,我弟却是一种“千金散尽还复来“的笃定。冷不丁的,他把住房抵押了出去,又开了第三家店,我无法不替他捏把汗,如果这家店再失败了,他就连立足之地也没有了。

还好,坚持了几个月之后,渐渐有了盈利,他有了资本做广告,再加上口碑流传,他这两个店的生意,就像灶膛里的火苗,轰轰烈烈地燃烧了起来,发展到现在,有了一百多家加盟连锁店。

他一直是在不计回报的爱里长大的,如今,他对父母的回报,也是不计成本的。带老爸看病,陪老妈体检,有空了还拉上他们满世界旅游,让我弱弱地承认吧,有时候,我没有他那么慷慨。我前面提到他的生活品质比我高,不只是因为他比我有钱,而是他活得比我更平衡,想到什么就去做,不会患得患失,也不抠抠索索,谁能想到,当初他对自己那略带任性的爱,家人对他有点过分的宠溺,会有这样的一个结果?





1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w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