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的成语的典故精选

2022-08-23 05:40: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东晋的成语的典故精选》,欢迎阅读!
东晋,典故,成语,精选
东晋的成语的典故精选



荆州刺史桓温312373,字元子,其父桓彝死于苏峻之乱,其妻南康公主是晋明帝的女儿。桓温少年时即有声望,长大后取代庾翼执掌晋朝兵权。他趁成汉政权内部不稳,出兵一举灭蜀,在朝中威名大振。《世说新语•黜免》:桓温进兵蜀地,船至三峡,部队中有人捕得一小猿,母猿沿着江岸哀号,随船前行一百余里不肯离去,终于跳上船,一上船立即气绝。剖开母猿的肚子看,肠子皆一寸一寸地断开了。桓温听说此事大怒,下令革除了那个捕猿的人。

成语“肝肠寸断”,形容悲伤到极点。原文是“破视其腹,中肠皆寸寸断”。 晋元帝共有六个皇子,最小的两个都是郑夫人所生,琅琊悼王司马焕生于晋王建武元年,两岁去世;简文帝司马昱生于大兴三年,是元帝唯一在称帝后生的皇子参见《晋书•元四王传》、《晋书•简文帝纪》。《世说新语•排调》:元帝生皇子,普赐群臣。殷洪乔谢恩说:“皇子诞生,天下的人都在庆祝。我没有什么功劳在里面,却不好意思接受了丰厚的赏赐。”元帝笑着说:“这件事怎么能让你有功劳呢?”殷羡,字洪乔,东晋名士殷浩之父,历任长史、豫章太守。参见《晋书•陶侃传》、《晋书•殷浩传》。?

成语“普天同庆”,天下的人都在庆祝。原文是“皇子诞育,普天同庆,臣无勋焉,而猥颁厚赉”。

?

中书令庾亮轻视苏峻叛军,京都建康被攻陷。苏峻控制晋成帝,庾太后忧愤而死。《晋书•温峤传》:庾亮逃奔温峤,两人联合荆州刺史陶侃,进兵京都讨伐苏峻。两军战于石头城,温峤义军屡战屡败,陶侃想退兵回驻地。温峤说:“今日之事,已经义无反顾,犹如骑在猛虎身上,不把老虎打死,怎么能中途跳下呢!你如果中途退出,人心必定沮丧,讨逆必定失败,到时候义军的大旗就回过头来指向你了。”陶侃听了以后不敢轻举妄动,义军一鼓作气攻杀了苏峻。?

成语“骑虎难下”,比喻做事遇到困难,但中途停顿又会造成重大损失,因而不得不干下去。原文是“今之事势,义无旋踵,骑猛兽,安可中下哉!”《资治通鉴》作“譬如骑虎,安可中下哉!”原话如此,唐人避讳,改“虎”为“兽”。

王羲之七岁开始练习书法。他“立志专精”,勤学苦练,走路、休息的时候,都在琢磨字体的结构、架势和笔法。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12岁,在父亲枕头中发现前代《笔说》,偷而读之。父亲问:“你为何偷我秘籍?”王羲之笑而不答。父亲见他还小,恐不能守住秘密,说:“待你成人,我传授于你。”王羲之拜请道:“现在就给我用吧。如果等到成人,恐怕会埋没幼年的才华。”父亲听了很高兴,就给了他。不到一个月,王羲之的书法便大有长进,他的老师卫夫人见了,对太常王策说:“这孩子一定是《笔说》,近来的书法已有了老成智慧。”卫夫人流泪说:“这孩子将来的名声一定会盖住我。”晋帝后来祭祀北郊,更换祝版时,让工人削去原来王羲之写在祝版上的字,发现墨迹已经渗透进木板,有三分之深。?


成语“入木三分”,原形容书法笔力强劲。后来比喻见解、议论的深刻。原文是:“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庾翼305345,庾亮之弟,晋成帝、晋康帝的舅舅,时任安西将军。他不顾皇上及朝中诸臣的劝阻,率师北伐,欲建立功名。《晋书•庾翼传》:庾翼与琅琊内史桓温友善,曾多次在成帝面前举荐,此次北伐用为前锋小督。当时,京兆杜义、陈郡殷浩的才气名声冠绝当代,唯独庾翼轻视他们,经常对人说:“这种人应当放在一边,等天下太平后,再商议他们的职务。”杜义,西晋名将杜预的孙子,晋成帝皇后的父亲;殷浩,豫章太守殷羡的儿子,曾经公开拒绝庾翼辟他为安西军司的建议。

成语“束之高阁”,把东西捆好,放在高阁上。比喻扔在一边,不去用它或管它。原文是“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议其任耳”。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h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