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2022-10-31 03:08: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计量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欢迎阅读!
精细化,计量,应对,存在,问题
计量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计量是科学研究生产试验的一项重要的技术基础,辽阳石化公司研究院每项科研开发课题的物料、产品、过程控制都与精确计量息息相关,因此加强计量管理也是研究院一项重要课题。

一、计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计量管理的规章制度管理和现场实际应用管理脱节

部分计量规章制度游离于各专业管理体系之外,与现场管理脱节。以我院新建JKP-1置为例,在新建装置过程,各主干专业都参与管理,但是没有将计量专业纳入项目管理,装置开车过程中厂际间公用工程计量仪表无法正常运转,改造后能够计量。但因前期进行设计安装时没有考虑计量设备的使用、依法检定工况要求,部分基础设施长时间投入生产运行中得不到维护,无法进行定时拆卸,逐渐丧失了计量控制作用。同时该装置有运行周期,现场设备安装后,在运行过程中,无法按照检定计划进行检定,造成计量设备超检定周期服役的情况。最后造成计量不准确,给实际生产带来误差,影响产品的质量。 2.基础资料管理松散

每件计量器具应具有相应的基础资料以我院一台电子秤的基础资料管理为例:首先购置时需填写购置计划单,到货后,需要计量员与计划员共同验收,填写验收单,保存基础材料。使用过程中计量人员组织定期检定,闲置不用时,填写封存单。当重新使用时,需计量管理人员将电子秤重新检定合格后,填写启封单方可使用。电子秤失去使用功能时,需要执行报废手续,填写报废单。但目前研究院计量员根本控制不了计划采购的程序,无法执行计量购置计划、验收程序,这样电子秤的基础资料丢失,造成使用和检定无法进行。计量基础管理记录不及时填写,计量记录相对松散。 3.计量管理基础知识培训不到位


企业里的计量培训一般就是培训与压力表、温度计、变送器等检定相关的知识。而对于计量基础知识的培训,如计量法律法规、数据不确定度分析、计量标准建立等基础直至更深层次的计量知识涉及很少。基层计量员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管理上,加上部分上级部门高层决策者认为计量是只投入不产出的工作不能产生直接效益,对计量工作重视不够,因而在计管理上培训欠缺。

二、加强计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1.加强计量管理,领导是关键

因素、制度是保证、人员是基础公司高层管理者要重视计量管理首先强化计量管理上重视计量工作,加大对计量管理与装备的投入。其次,建立健全企业三级计量管理体系,明确公司、院、车间三级计量员职责和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再次,加强计量管理员梯队建设。 2.细化计量设备流转程序,闭环管理

一是建立计量管理台账和档案。二是对每台测量设备登记建档,做好设备购买计划单、验收单;验收合格后,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登记在计量台账上。三是做好检定计划,保证送检率、检定率达到100%。四是设备闲置时,封存处理,建立封存台账、封存记录单,重新投用时,办理启封单,转入在用台账。五是当计量设备损坏无法维修或者达到报废年限时,计量管理机构出具不合格单,执行报废手续。这样计量设备流转程序就达到了闭环管理

3.现场计量设备的可控管理 测量设备需要受控管理首先要建立台账,通过它对所有设备的使用情况清晰了解。次是现场计量设备的管理。以我院计量设备管理为例,做到账、物、人一一对应,即以计量设备为核心,账物对应,物账对应,台账上每条计量设备记录都可以到现场找到,并且使用状态对应上;现场的测量设备跟台账一一对应。同时计量设备跟使用人员也一一对应,计量设备的使用人员保证自己的设备在有效状态下使用。管理者抽查或者计量设备到送检周期时,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Ly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