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中亲情教育的策略研究

2023-02-14 18:38: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职语文教学中亲情教育的策略研究》,欢迎阅读!
中职,语文教学,亲情,策略,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职语文教学中亲情教育的策略研究

作者:尤芳蓉

来源:《成功·教育2013年第04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中大部分出生于九十年代中后期,他们从小就受到了家长的溺爱,过着舒适安逸的生活,家庭只重视如何为他们创造优越的物质条件,却忽略了如何用良好的家庭环境去造就他们美好的心灵,从而导致很多孩子养成了人人为我,唯我独尊的心理。从小只知道从父母、从家庭中索取爱,却不知道向父母、家庭去回报爱,亲情观念自然也就逐渐淡漠。据调查研究表明:约有83%的学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近43%的学生不知道父母的年龄,81.3%的学生从未给父母祝贺过生日,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父母给子女过生日却高93%。笔者也曾在班上进行了一次你最尊敬的人是谁?的问卷调查,全班四十多位学生仅五人回答是父母,这不能不引人深思。魏书生曾在《家教漫谈》中说:孝敬父母是子女一切良好品德形成的基础孩子孝敬父母,才会爱同学、爱老师、爱人民、爱社会、爱祖国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亲情教育,为学生良好道德情感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 一、利用中职语文教学资源加强亲情教育

中职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描述亲情的佳作名篇。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地利用好教材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语文教学将会发挥其强大的育人功能。吴康宁教授在《课堂教学社会学》一书中所说,学生在课堂社会中经历着生活,体验着由服从、沉默、反抗、竞争、合作、展示、回避、失败等带来的种种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语文教师可利用语言、音乐、多媒体及表演等手段将中职生引领到文本所反映的情境之中,感受其中的浓浓亲情。在体会的基础上让中职生学会与父母沟通,体会父母生活的艰辛,以感恩的心回报父母。让学生明白亲情是美好的,要懂得感恩;也要让学生明白,亲情也会有缺憾。无论是美好还是缺憾,亲情都是无法选择与回避的。感恩也好,痛恨也好,都是成长过程中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应当好好珍惜。尤为重要的是,针对单亲家庭的孩子,在亲情教育过程中更应教育他们坦然面对,正确地引导他们进行情绪宣泄,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学会坚强,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利用课堂主阵地加强亲情教育

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说过: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 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利用课堂加强亲情教育是实施亲情教育的关键所在。可以说,中职语文教材所选用的文章都是经过编辑精挑细选,都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底蕴或者是具有不同的思想情感表达方式。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就要精确地把握文章的情感个性,巧妙地设置教学环节,用充满感情的语调、表情、心境,打开处在青春躁动时期学生的心灵,将他们的苦闷与忧愁释放出来。例如,在学习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时,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初步了解故事的大概:一个孩子在经历了一系列人生的波折后,最终认识到自己不再是一个小孩子,而带着种种疑惑,告别了童年。文章的重点在于描写父亲,字里行间充满对父亲的爱,我将学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思想引导到他们爸爸的身上,让学生回想自己的爸爸对自己的付出,哪些事情让他们感动不已等等,这样学生的心灵受到了触动,课堂教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另外还有很多名篇如:《傅雷家书》、《背影》、《我的老师》、《藤野先生》所表现的是人间真情——父子情、师生情都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亲情教育 三、利用社会生活资源加强亲情教育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的传统节日,特别适合于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如春节,启发引导学生在自觉参与春节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喜庆团圆的气氛,培养学生勤俭、孝亲的精神;利用元宵节做元宵、猜灯谜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文明、亲情教育体会家庭生活的温馨,做到与家人互亲互爱;利用清明节扫墓的传统习俗,让学生在燃香祭拜的过程中缅怀去世的亲人,了解家庭的历史,传承优良传统;利用端午节传统习俗,让学生参加一系列身体力行的节日劳动,体验父母持家的辛劳;利用中秋节在品月饼、赏明月的过程中,激起学生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四、开展系列活动加强亲情教育

理学研究表明: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或设计一定的情境,使学生面临某种实际任务,可以不断地引起学习的需求和兴趣。语文教学中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教学实践活动,从书本中走出去,到现实中去具体感受亲情教育。例如,可以让学生注意收集一些有关母爱、父爱的诗词、文章资料,收集后进行研究、探讨;还可以组织亲情诗朗诵赛、以亲情为话题的演讲赛和辩论会等活动。在活动中,经常给学生以亲情的熏陶,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亲情意识,使学生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 五、亲情教育要争取家长配合

亲情教育是教师、家长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缺乏任何一方的努力都会导致亲情的走样或变异,因此,亲情教育应该和家庭教育配合起来,才能取得最佳效果。上学期我给学生出一道作文题:《我眼中的妈妈(爸爸)》。作文一收上来,很少有同学赞美妈妈(爸爸)的,大多数同学写了妈妈的啰嗦,爸爸的简单粗暴……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想如果进行简单的说教,效果一定会很苍白。于是,我把学生的作文寄给学生的父母,让他们父母也看看,同时要求家长把内心对孩子的希望和爱写成一封信寄给我,语文课上我把学生父母给他(她)写的信发给同学,同学在读了信之后,课堂之上没有了以往的浮躁、张狂、不屑一顾,亲情已悄然蔓延学生的心底。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重视亲情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让学生以健全的人格迎接人生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鱼霞.情感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卢家楣.情感教育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3]朱小蔓.情感教育的意识及其特殊机制[J].教育研究19937.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JB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