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欢迎阅读!
论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一、现代学校制度的内涵
现代学校制度是一种适应社会化教育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内在要求的学校体制,是时代的产物,现代学校制度是一个在实践中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的动态概念。这里的“学校制度”不同于学校教育制度,而是指的是关于学校的制度,与学校有关的制度,是调整学校内外部关系,使学校教育有效运行的一系列制度体系。
本文认为,现代学校制度是指能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体现现代教育理念,以学校教育制度、法人制度和产权制度为主要内容,学校依法自主管理、民主管理,促进学生、教职工、学校、学校所在社区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体系。现代学校制度对传统学校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传统学校制度的依附性与现代学校制度的独立性
在传统学校制度中,学校只是国家及其处于以国家为中心的纵向行政关系中的附属机构。学校同国家之间是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不具备独立法人地位。现代学校制度就是要确立学校的独立法人地位,使学校成为独立自主的法人实体,这也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前提。
2、传统学校制度的封闭性与现代学校制度的开放性
在传统学校制度中,学校教育以校园为主要的学习场所,学校是唯一的教育机构,学校和社会的沟通缺乏体制上的基础。由于学校教育的发展还有赖于组织内外各系统的高度参与和有力支持,因而对开放的要求更高、更迫切。在现代学校制度中,社会成为教育投资的主体之一,学校面向社会,学校与社会进行交流、沟通与合作。建立起积极的互动关系。
二、现代学校制度的基本构成和特征
根据专家研究。现代学校制度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1)现代学校行政制度;(2)现代学校资产管理制度;(3)现代学校人事制度;(4)现代学校财务制度;(5)现代学校教学管理制度;(6)现代学校教研和科研管理制度;(7)现代学校学生管理制度;(8)社区中的各种组织、家长与学校的关系方面的制度等。现代学校制度作为一种制度创新,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教育人本化。任何学校都应该坚持教育事业的公益性原则和目标,因此。学生的充分、和谐、多元发展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永恒追求,理应把“以人为本”作为首要的而且是最根本的原则。
2、校长职业化。作为专门从事学校经营和教育服务的专业校长,它不是一种职务。而是指一个具备某种能力和精神特质的社会群体,近年来关于校长职业化的研究渐成热点。
3、产权明晰化。产权归属的明晰化、产权结构的多元化、责任权利的有限性和治理结构的法人性是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基本特征,现代学校产权制度是现代学校制度的基石。
三、现代学校制度的构建基础
现代学校制度是一种新型的学校制度,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面对急速变革的教育现实和个性化学习者愈来愈多元化的教育需求,现代学校制度的构建呼唤着适合我国国情与现实基础的理论支持、现实探索和法制保障。
1、理论依据。校本管理是20世纪70年代发源于美国,80年代在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得以广泛推行的一种新的学校管理模式。校本管理提倡政府把权力下放到学校,进行学校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以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从而实现学校自主发展。我国在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十几年的实践中,这一教育管理体制确实为我国中小学校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教育的发展,现行的校长负责制逐渐地显露出了它的弊端,因此,进一步完善校长负责制势在必行。应按照现代学校制度的精神加强校本管理的探索和校长负责制的改革,以促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2、现实需求。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教育在促进改革创新,教育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了社会的中心。然而教育受关注程度的不断增强,并不意味着其生存与发展状态的同步改善。目前,我国学校教育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是还需要改善的:政府没有真正授权,对教育干预过度;学校承担的责任不明确:部分校长专业化水平不高。达不到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要求等等。这一切,都与传统学校制度的相对落后、现代学校制度尚未系统地建立有一定的关系,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是我国学校改革发展中的制度性变革。
四、现代学校制度的构建设想
学校制度是一个体系,由基本要素与层次构成。它不仅是学校外部各种社会关系的制度架构,也是学校内部行为活动的制度性规范,是学校外部制度和内部制度的有机统一。
(一)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的指导思想
1、维护和拓展学校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现代学校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本质规定,具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和运行方式,因此,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核心是学校,应该立足学校,遵循现代学校发展的规律和学校自身的特点,从“学校”这一组织的本质和特性出发来研究如何构建现代学校制度,保障学校功能的发挥和学校的
健康发展。
2、提高学校管理效率与教育质量。改变目前学校资源浪费严重、教学效率低下的状况,是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的直接动因。在现代学校制度的框架下,应当保证教育教学的效率,以效率来促进和改进质量,
3、提升学校管理的公开性和民主性
(二)现代学校制度的构建层面
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主要从以下四个层面展开:
1、政府层面。(1)转变政府的教育职能(2)落实学校的独立法人地位。
2、学校层面。(1)制定《学校章程》(2)健全学校内部管理机制。
3、社会层面。(1)加强学校与社区及家长的联系(2)建立政府与学校之间的教育中介机构。
4、制度层面。(1)现代学校制度是开放的制度f2)现代学校制度坚持以人为本
总之,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是一种整体的、系统化和社会化的行为,要靠政府、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来促进我们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朝着符合我国实际的方向前进,改善现代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状态,建立真正的现代学校制度。
参考文献:
[1]徐志勇,现代学校制度的构建逻辑与政策含义[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范国睿,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务[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陈如平,现代学校制度的基本特征[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申建华,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的思考与探索眦1,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5]徐正福,现代学校制度探索[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bd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