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含义和幼儿学习科学的特点

2022-11-02 05:17:3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含义和幼儿学习科学的特点》,欢迎阅读!
义和,科学教育,幼儿园,幼儿,特点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第三节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课题一 科学教育活动的含义和幼儿学习科学的特点

人类经过几千年漫长的农业经济时代,迎来了产业革命的兴起,跨入工业经济时代。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逐步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教育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正日益增强。学前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儿园科学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幼儿科学教育理论基础及实践方法,是十分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一、幼儿科学教育的含义 1.科学科学教育 1科学

科学是一个难以界定的名词。由于科学本身的发展,人们对它的认识不断深化,给科学下一个不变的定义,是难以做到的。时代发展至今,科学的范畴已极为广泛,它包括了关于世界的一切知识体系与规律。综合各家论述,我们把“科学”定义为:科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正确认识和知识体系,同时也是人们探索世界、获取知识的过程,还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和态度。

2科学教育

科学教育是一种通过现代科技知识及其社会价值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科学念,学会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且懂得如何面对现实中的科学社会有关问题做出明智抉择,以培养科技专门人才,提高全民科学素养为目的的教育活动。

2.幼儿科学幼儿科学教育 1幼儿科学

幼儿科学”是一种不完善的认识,一种发展中的认识,也是一种独特的认识。对于“幼儿科学”可以这样理解:在幼儿的世界中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科学,源于幼儿早期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并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探究活动。

2幼儿科学教育

幼儿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旨在引发、支持和引导学前儿童对周围的动物植物、自然现象等进行主动探究;发展幼儿好奇心,使幼儿形成科学情感和科学态度这种有利于终身发展的素质;使幼

1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儿学会如何去获取知识、如何学习使幼儿逐渐学会科学的方法;使幼儿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科学经验,发展智力。

二、幼儿学习科学的特点1 (一)3-4幼儿学习科学的特点 1.认识处于不分化的混沌状态

3-4幼儿的头脑中,外在世界往往处于一片不分化的混沌状态,他们对一些物体的现象分辨不清,常常混淆。例如,有的幼儿把绿草、绿叶叫做“绿花”有的把树干叫做“木头”;有的幼儿认识柳树后,把其他的树也叫做“柳树”

2.认识带有模仿性,缺乏有意性

3-4幼儿不仅不会有意识的围绕一定的目的去认识某一事物,也不善于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所知来表达自己的认识、调节自己的行为,而是喜欢模仿别人的言行。表现为别人做什么,他也跟着做什么。

3.认识带有明显的拟人化倾向

由于3-4幼儿自我中心的影响,常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去解释过各种事物和现象,而且认识带有明显的拟人化现象。例如,除了给花草浇水之外,也用饼干来喂花草等。

4.认识带有表面性和片面性

3-4幼儿的注意力往往比较容易集中在具有鲜艳色彩、会发出悦耳声音、能动的、自己喜欢的事物上,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事物或特点似乎视而不见,这样就影响了他们对事物的认识。

(二)4-5幼儿学习科学的特点 1.好奇好问

4-5幼儿对大自然已产生浓厚的兴趣,什么都想去看看、摸摸。能够运用感官去探索、了解新事物。经常向成人提问,不但喜欢问“是什么”,而且还爱问“为什么”。例如,“这是什么?”“洗衣机为什么能洗衣服啊?”等。

2.初步理解科学现象中表面的和简单的因果关系

4-5幼儿一般已可以直接感知自然现象,并理解一些表面的和简单的因果关系。例如,“经常浇水,就会开花”“小鸟没有翅膀就不能飞了”等。



1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2-3.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Zr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