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育可以更美好》读后感1500字》,欢迎阅读!
![读后感,美好,可以,教育,1500](/static/wddqxz/img/rand/big_80.jpg)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能帮助到您。
《教育可以更美好》读后感1500字
导读:本文是关于《教育可以更美好》读后感1500字,希望能帮助到您!
读《教育可以更美好》有感 ——乌市第一幼儿园园长温颖
《教育可以更美好》这本书是汤勇老师2018年的全新力作,汤勇老师从教育的留白、阅读、学校、孩子和教育体制等几个方面,一一向我们展示了教育可以更美好的意义和方向。教育的核心是人,人既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是全面发展的人,是将来的社会人,是未来能够独立生活的人,是各行各业的合格公民。因此,教育不应是唯分数和升学至上的非人的、功利的、迎合的教育。通过读这本书,收获很大,以下两点感受尤为深刻:
一、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其实,最好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更是孩子最长久的老师,实际上是孩子终身的老师。家庭是孩子人生最重要的场所,也是他们人生真正的摇篮,他们的人生是从家庭开始的,孩子的行为习惯、个性特点、认知风格、品质态度、心理健康等,都是在家庭中初步形成的。父母带给孩子什么,往往就决定孩子会成为什么。近些年,随着社会的转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各种商业性宣传的误导等,很多家长陷入了一个巨大集体焦虑漩涡中,牺牲孩子快乐的童年,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能帮助到您。
盲目追求“提前学习”“超前教育”等。幼儿园也不例外,幼儿刚升入中班,家长就开始忙于给幼儿找所谓的“幼小衔接班”学习拼音和加减法等小学课程,这不仅让幼儿“伤”在了起跑线,,也严重干扰了幼儿园的办园方向和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因此要改变教育,必须改变家长。要成长孩子,必先成长家长。家长重视孩子教育是好事,但是孩子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教育的发展也是循序渐进的,早教不是越早越好,罔顾基本规律的揠苗助长,只能适得其反。所以孩子的起跑线不在于补习,不在于“抢跑”“逼跑”,也不在于上名幼儿园,而在于父母,在于父母对孩子的爱和陪伴,在于父母对教育的认知和理性,父母才是孩子真正的、也是最好的起跑线。所以切实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科学育儿能力,创设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势在必行!让家长了解对孩子真正的爱是陪伴,最好的陪伴是阅读、是榜样、是游戏、是大自然。
二、生活化的教育才是真教育
众所周知,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生活是教育的海洋,教育不能脱离于生活,教育应该与生活紧密相连。然而现实中一些地方的教育在功利与势利的驱使下,完全被应试化,把学校仅仅当成了一个传授知识、学习课业的场所,一切都是为了知识而教,为了应付考试而教,学生也仅仅是为知识而学,为了应付考试而学,教育没有融入生活,生活也没有贯穿于教育,教育完全与生活脱离、学校完全与社会脱离、书本完全与实践脱离,教育不能成为学生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也没有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Y9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