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心立德劳动树人-论劳动教育视角下的“五育并举”

2023-04-14 12:48:3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正心立德劳动树人-论劳动教育视角下的“五育并举”》,欢迎阅读!
正心,立德,树人,劳动教育,并举
正心立德 劳动树人-论劳动教育视角下

的“五育并举”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劳动教育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的作用也愈加明显,为了落实“正心立德、劳动树人”的任务,教师开始重视学生的劳动教育,推动学生实现综合能力培养,实现“五育并举”的目标。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是实现学生正确价值取向培养、推动核心素养建立的重要举措,在劳动教育中促进学生智育、体育、美育、德育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关键词:正心立德;劳动树人;劳动教育;“五育并举”;策略 引言

以劳动教育促进“五育并举”的教育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学中,将劳动教育渗透到教学中,能有效为学生构建劳动教育理论,而在劳动实践活动下,能促进学生知行统一的认知,从而进一步实现劳动教育育人的目的。劳动教育与“五育”是相互促进相互成就的关系,劳动教育推动了学生“五育”的发展,坚持“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能有效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提高学生劳动创造财富、提升能力和智慧的意识,对学生未来的影响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在学校实现劳动教育的意义

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基本状态,劳动能够创造财富,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都是通过劳动创造的。在劳动中我们不仅能创造我们需要的东西,通过劳动还能不断提升我们的智力和审美能力,培养我们的思想道德,促进我们成为一个品格健全的人。劳动教育教育价值意义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比较大,自“五育并举”教育理念走进校园以来,有很多老师也在不断践行“五育并举”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不断融入得、智、体、美、劳育人元素,期望以此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但仍然有部分学校和教师疏于“五育”教育,不重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或基于形式


践行劳动教育,不能真正改变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实现学生知与行的合一。在现阶段的许多家庭中,为了给学生节省更多的时间,父母承包了学生一切事物,导致学生基本的家务不会做,更不能在劳动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此,在现阶段学校,实施劳动教育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十分迫切,作为教师要积极在教学融入劳动教育,重视劳动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推动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扎实开展。

二、劳动教育促进“五育并举”的教育实践策略

劳动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劳动教育是“五育”的一部分,教师在育人的过程中,不能分开教学,要在教学中互相渗透和融合,已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教师在进行劳动教育时,要坚持“正心立德,劳动树人”的教育理念,积极引导学生提高劳动意识,在劳动中,树立自己正确的思想。

(一)在课程中融入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与“五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劳动教育的实践能有效推动“五育并举”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教师要正心立德,以课程为载体融入劳动教育实现劳动教育的价值意义,促进学生在“五育”共同发展下,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例如,在美术教学中,为了渗透劳动个教育,让学生在劳动中创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美术知识内容来布置教室,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的会利用美术知识进行剪纸;有的学生擦墙壁,以便更好的在墙面上粘上剪纸;还有的学生辅助其他学生进行教室的布置。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了活动中,且亲自付出劳动,共同创建班级新气象,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劳动价值,从而提高自己的责任感。

(二)在劳动实践活动中树立正确价值观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劳动教育不能只体现在课堂上,而更多的是要在生活中实践,才能让学生不好逸恶劳,改变以往的陋习,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例如,为了让学生参与实际的劳动,体验劳动育人的理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学校的空地上开一片荒地,让学生在鲜活的实践样本中培育核心素养。在劳动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与学生共同将荒地建设成具有现代农业种植的体


验馆,让学生能够理论结合实际,丰富劳动体验。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耕种、施肥、拔草、收获的整个活动。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会发现植物的发芽、开花、结果是需要悉心呵护的,需要付出一定的劳动,才能长出学生需要的果实,学生进而能够对植物和劳动的关系有了深刻的理解,对植物的生长有了新的认知。

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劳动教育中实现思维的拓展,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学校空地的对外开放,也成为学生劳动教育供了新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在实验基地中实现课程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做到知与行统一,让学校教育作用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三)家校共育,深入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除了在校园中实践,还应体现在学生的生活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反复实践,最终形成良好品德。因此,教师在进行劳动教育时,要坚持“正心立德,劳动树人”的教育理念,与家长及时联系,了解每个学生的劳动情况,并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采取不同的措施,以保证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有劳动的意识,在劳动中,树立自己正确的思想。如,对于一些没有做家经验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教学生一些做家务的小技能,让学生回家练习,为家庭分担任务,以此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三、结束语

正心立德,劳动树人是教育的核心问题,在劳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劳动价值观,能有效的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新时期教育理念引领下,教师要重视劳动教育的作用,在实现劳动育人的过程中要灵活把握劳动教育“五育并举”的关系,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劳动价值观,从而实现学生的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遵民.“五育”并举背景下劳动教育新视野:基于“三教融合”的视角[J].现代远距教育02002):4-6.

[2]雷云芬.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必要性研究[J].天津教育202102):80.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Vr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