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保教基础课程标准

2023-03-09 19:16: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婴幼儿保教基础课程标准》,欢迎阅读!
婴幼儿,课程,基础,标准,保教
《婴幼儿保教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

幼儿保教基础是幼儿保育专业的必修课,也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针对早教方向以及婴幼儿照护。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塑造高素质、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三、课程目标

通过本学科学习掌握婴幼儿保育与教育为婴幼儿创设良好的保育与教育发展环境,促进其身身体健康成长。

本书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思政为课程指南

书中有机地融入课程思政的教育元素,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丰富教育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结构严谨,体例合理

本书按照相关课程内容标准组织内容,结构严谨,体例合理,而且在每个项目前都设立了知识目标、素质目标、技能目标、思政目标。

3.突出实用性,兼具趣味性

本书在理论知识中穿插了“学而实习之” “贴心提示”“阅读拓展”“读后笔记”等栏目,既丰富了教材的内容,突出了教材实用性,又增强了教材趣味

四、设计思路

本书以幼儿保育实际工作要求为目标,注重人才培养和幼儿保育专业特点的结合;旨在树立新发展理念,完善职业教育的培训体系,深化办学体制与育人体制改革,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结合教育部第三批 1+X 证书制度试点项目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为出发点,积极探索 1+X 证书背景下校内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将 1+X 幼儿照护职业技能融入专业核心课程中,实现课证融合。 五、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

本书共分为六个项目,各项目的内容与学时建议如下表所示: 项目 项目一



幼儿的生长发育

1

8


项目二 项目三 项目四 项目五 项目六 项目七 总学时 六、教学条件

幼儿的心理发展 幼儿的营养和喂养 幼儿的保健和疾病预防

幼儿家庭与早期教育机构的教育 幼儿意外伤害及急救技术 早期教育机构教师职业道德 37

5 4 5 6 3 6

教师任职条件、早教教师、幼儿照护教师 1. 专任教师

从事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早教教师、幼儿照护教师 2.兼职教师

幼儿园园长、幼儿园一线教师 七、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方法 1)问题导入法。 2)操作体验法。 3)案例教学法。 二、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

主要包括电子课件、视频、多媒体教学软件 2.网络教学

提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网站。让学生进入网站,可以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 八、检查评价

课程的评价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两种方式,并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手段实现对学生知识、能力、技能的综合评价。

1.考核方式

课程采用期末闭卷考试和平时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期末考试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50%。平时考核成绩=笔记(10%)+课堂作业练习(20%)+模拟照护考试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Ss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