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社区矫正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22-08-12 02:30: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社区矫正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欢迎阅读!
矫正,社会效益,浅析,经济效益,社区


浅析社区矫正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摘要】 社区矫正是一种与监禁刑相对应的非监禁型刑罚执行方式。社区矫正在中国的发展更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公正的实现,保障了特定种类犯罪人的权利。同时社区矫正也极大地节约了刑罚资源,推动着我国的刑事执行改革。



【关键词】 社区矫正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社区矫正目前在全国全面铺开。几年的实践证明社区矫正这项新的刑罚执行制度给我国刑事执行的改革带来了转机,它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正顺应了当前和谐社会的大环境。



一、社区矫正的社会效益——追求公正

刑罚公正应该体现在三个层面上:社会、被害人和犯罪人。现代犯罪学认为,犯罪时犯罪人自身因素在社会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下产生的独特社会现象,因而救助、矫正罪犯和必须使其置身于多种社会关系构成的社会环境中,从事多方面社会实践的体验,最终融入社会生活当中。



传统行刑机构与社会隔离的行刑方式和追求犯罪人再社会化的矛盾已经难以调和。社区矫正的发展则是这一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获得自由是一种梦想,囚犯总是为此而思虑。如果看到一条比逃跑更保险和更可及的阳光大道,他们会立即奔向那里;他们做好事仅仅是为了自由,但他们毕竟是在做好事,不断重复的运动会变成第二本性,它可能让人养成习惯。①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引导时实现再社会化的必要条件。对于社会来讲,社区公务劳动、社区服务体现了对受损社会关系的修复;对于被害人来说,也没有很好地顾及他们的利益。如果将罪行轻微的犯罪人留在社区中,让他们继续从事原来的工作,或者通过社区矫正机构组织的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使他们获得工作的机会,就可以有效地赔偿被害人的损失,从而切实解决被害人因遭受犯罪侵害而产生的困难问题。以罪犯的居住条件为例:据统计,2002年底,我国监狱押犯总数已高达154万余人,超过我国实际关押能力28万人,超押率为22.22%。另外,通过对山东、江苏、浙江、河北、河南和宁夏6个省(自治区)24个监狱进行调查,罪犯人均居住面积占5平方米以上的仅占13.1%《犯人生活卫生管理办法》中规定,对在押犯应保证其人均生活设施面积在5平方米以上。所以我国监狱人满为患,并且以较快的速度增长,过度的增长使监狱爆满,监狱的物质、文化等方面的要求都得不到满足。对于犯罪人而言,权力得不到充分保障,公正也无法得以实现。而且,这也成为西方国家攻击我国人权现状的口实之一。社区矫正开放式的行刑模式可以缓解监狱拥挤的压,也可以提供更多资源保障犯罪人的各项权利。



二、社区矫正的经济效益——节约行刑成本

法律资源的配置究意以什么为价值取向,是以公平还是效率优先?这在不同时代有不同标准,在自然经济时代,人们不患寡而患不均”,法律资源配置是公平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P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