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数据时代英语专业课程教学中思政理念渗透与融合》,欢迎阅读!
![思政,专业课程,英语,渗透,融合](/static/wddqxz/img/rand/big_29.jpg)
大数据时代英语专业课程教学中思政理念渗透与融合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时代来临。网络中多元文化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影响颇深,为应对此种社会现状,各大高校均实行“课融思政”教学手法,加强了思政教育的全方位渗透。其中,英语专业课程作为主流课程,应积极展开此类发展的探寻。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政教学现状,其次阐述了大数据时代英语专业课程教学融合思政理念的意义,最后针对此时代二者的有效融合列举了几项具体实施策略,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思政理念
引言:高校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应秉承优良的思想情志,实现自身的综合能力的提升。但当前时代文化与信息的构成多样,随潮流更迭瞬息万变,其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意识冲击颇重。英语专业课程作为此阶段教育的主流课程,应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合理融入思政理念,使学生在内化词汇与语法等基础知识的同时,有效规范自身思想意识的发展方向。因此,本文对大数据时代英语专业课程教学中思政理念渗透与融合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高校思政教学现状
思政教育作为高校教育中的一处“难点”,其相对枯燥的内容,与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往往使学生“望而却步”。当前各大高校的思政教育经过长期的开展已形成了较为僵化的模式,教师与学生将其视为附属课程,缺少对其的关注度。在课程传授上,因思政教学具有一定的严谨性,且多数教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使其相关传授多为“填鸭式”。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在初次接触时难以理解其中晦涩的词语及理论,在课中如产生了相关的思考,亦无法与教师及时沟通。思政教育本身是为引导学生思想,树立学生正确三观而设立,但此种教学现状不仅使教师无法有效了解学生当前面临的思想困境,亦无法实现相关知识在学生思想的有效渗透。这种整体趋势致使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愈发受限,或将产生“举步维艰”的发展状态。
二、大数据时代英语专业课程教学融合思政理念的意义
英语专业课程作为高校学生的必修课程,其中不仅拥有大量的词汇及语法知识,还涵盖诸多外国艺术、生活常识等拓展知识。在当前大数据时代,学生通过网络中的电影、书籍等信息资源了解到国外人们的生活习惯、交流方式、社会习俗及工作制度,此类内容中与我国同类各项事务的行事差异,较易给学生带来较强的思想冲击。在学生产生方向偏离不一的思想发展之前,教师可应用英语教材中相关的拓展内容对学生进行引导,并在其中融合传统思政教育理念,使学生以相对客观正确的角度,审视外来文化与当前大数据时代中各项新事物所呈现的思想内容,保证自身综合素质的良性发展[1]。
三、大数据时代英语专业课程教学中思政理念的渗透与融合的具体策略 (一)应用网络技术建立融合式线上教学课堂
大数据时代,各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数不胜数,并由此形成了多种新式教学模式。线上英语教学课堂是对网络技术应用的有效呈现,此类课堂中拥有丰富的教学应用,在其中融入思政理念,不仅便于操作,亦能使整体融合教学呈较高的互动性与趣味性。通过大数据技术,教师亦可搜寻到与当前教学内容相符,且广受学生年龄阶层喜爱的关联知识。
如在线上课堂中进行读写训练,教师可设置思政相关主题,并安排学生自行搜寻自己喜爱的文章进行推荐与阅读。如设置主题为“朋友之间的故事”,教师可引导学生的搜寻方向:文章可为日常琐事向,亦可为名人之间的奇闻轶事向。在学生搜集过后,教师可操作学生屏幕调转到线上课堂主屏位置,使其进行文章朗读。在学生展示后,教师亦可向学生展示自己搜寻的范例文章。文章中“When someone hurts us we should write it down in the sand, the winds of forgiveness can erase it away.”意指被人伤害后,应让这种事情随沙飘散。“But when someone does something good for us, we must engrave it in a stone,therefore,no wind can ever erase it.”但被人帮助后,此类事情应铭记于心,就像刻在石头上一样。优质的故事内容会影响学生的思想情志,进而吸引学生对其中美言美词的深刻记忆。通过阅读与分享,教师可“趁热打铁”,通过写作训练使学生将新摄入的词汇及刚发生的感悟进行有效内化和整理。以“品德与情谊”为主题进行字数限定的英文写作,并通过线上系统进行课堂作业的上交。教师在对此类写作内容品评时,不仅应注意学生词汇语法的使用正误,还要纵观全文,感受文章中学生思想情志的有效表达。教师可从中品评出几篇优秀文章进行展示,并着重评析其中良好情志与美词美句的完美融合。学生亦可通过线上课堂的一键分享功能,将自己课上书写的文章分享到社交平台,在展现自己英语能力的同时,亦可将文章中的思想情志进行更加广远的传递[2]。
(二)应用新媒体技术提升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当前大数据时代中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较为广泛,其包含的各项娱乐内容更是学生生活中消遣休闲时阅览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可对其进行有效应用,并在其中适当融入思政教学元素,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逐步摄入思想教育的相关内容。
教师可在各类新媒体平台中应用大数据技术搜寻当前学生年龄阶层中较受欢迎的娱乐内容,并将其适当融合进当前的课程教学当中,实行“新媒体微课”模式的教学引导。以“学习一门外语为何这么难”为微课主题,教师可优先进行课程导入,在课前播放网络中搜寻的各个年龄阶段深受英语教学“迫害”的学生的视频影像,这种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真实例子,不仅学生会在观赏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欢声笑语中热烈的课堂气氛也会逐渐形成。课中,教师可询问学生对当前英语学习的感受,教师可适当抓住学生论点,进行微课视频的播放引导阐述。“我已经深刻体会到同学们对学习非母语语言的感受,似乎我们的意见都与XX不谋而合”,并在此时播放新媒体中知名外籍人士中文学习的感想视频。此类新媒体中知名人士应属于英语线上教学类别,且应选择学生热衷关注的“顶流”人物。此类人物对学生的思想影响较大,其反向的“中文学习”思维亦会活化学生的思考模式。在教学后期,教师亦可联合学生拍摄班级内部的英语课堂教学视频在新媒体上进行发布,在网络中与更多志趣相投的人士进行交流,实现学生大数据时代思想情志的网络交流应用[3-5]。 (三)应用智能教学系统加强英语思政融合度
当前时代智能手机的普及应用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其相关的应用软件中包含教学方向的拓展。教师可在英语专业课程教学中启用教学app进行突破空间时间限制的学科知识教学。 在教学目标方面,教师可在当前学习课程设立时进行学生整体三观的方向树立。在词汇量目标设立时,教师可额外设置课外“品德”向词汇的背诵目标,此类词汇的背诵并非硬性要求,但会在思政相关品评中计分。同时,教师可设定应用“每日一句”的解锁设置,学生需对例句进行整句与释义的朗读才可解锁应用。在周末,应进行“本周最佳美句”的品评,学生需在相关页面输入例句,并附上自身的英文感悟。在期末,教师可通过app对学生的美句学习进度进行了解,并可适当进行测验,使学生在客观选择题中选择自己本学期记录的每周美句,加强相关记忆。
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应适当将符合我国发展思想的思政内容融入到app教学当中,为学生推送时政新闻的中英对照版,并在部分关键词汇处设置填空,让学生自行填写。如结合我国“实现中国梦”的思想发展,为学生推送译制后相对易懂的时事新闻,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了解了此类思想政治内容相关的英文词汇,同时也感受到了我国相关思想发展的深度与厚
度。通过亲手填写部分译制的英文词汇,不仅能巩固学生此类知识的记忆,还能使学生拥有一定的参与感,进而在长期的阅读与填写练习中,逐步生成较为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6]。 结论
总的来说,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课融思政”的实行方式愈发多种多样,英语专业课程作为高校主流学科课程,应身先士卒,积极展开此类教学活动。高校英语教师应优先了解大数据时代英语专业课程教学融合思政理念的意义,并通过应用网络技术建立融合式线上教学课堂、应用新媒体技术提升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应用智能教学系统加强英语思政融合度等方式,有效促进思政在英语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渗透,使学生在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同步培养自身思想情志,进而实现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翟婧伟.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探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107. [2]李晔.新媒体环境下将思政教育融入大学英语课堂的方式建议[J].高教学刊,2020(30):162-165.
[3]张彩霞.“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英语课堂教学研究[J].现代交际,2020(16):218-219. [4]杨延龙.大数据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创新与信息化变革[J].外语电化教学,2017,0(4):56-59. 被引量:28
[5]潘茹君.大数据环境对高校英语教育的影响分析[J].科技资讯,2018,16(30):187-187. [6]朱媛.英语教学中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研究[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5,0(12):121-122. 被引量:6
作者简介:1,徐剑波,男,1979年7出生,湖南郴州人,硕士,湘南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英语师范教研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学科教学、认知语言学等。 基金:
1.2020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立项编号:HNKCSZ-2020-0572. 2.2019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立项编号:19c1718.
2.2020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编号:HNJG-2020-0908.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O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