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教材要三思而后行

2022-11-03 12:59:5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改编教材要三思而后行》,欢迎阅读!
三思而后行,改编,教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改编教材要三思而后行

作者:张春梅

来源:《成才之路》2010年第35

课程实施以来,许多老师不再教材,而是用教材,所以对教材动辄就重组。我们都知道,教材是由专家、学者和有经验的优秀教师构成的群体编写而成的,而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静态的文本资料,它不可能将这种文本演绎成我们每个教师都能领会的词典。所以,如果仅凭借经验或提供的静态文本即对教材进行改组,我以为是不恰当的,也是不严肃的。是否重组教材,前提要吃透教材的编排意图。最近我看到一位老师撰写的苏教版五下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教学设计,这位老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对例题进行了全新的改编。现把书本例题与这位老师的改编题分别摘录如下:

①原例1:甲乙两杯果汁共400毫升,甲杯倒入乙杯40毫升,现在两杯果汁同样多。原来两杯果汁各有多少毫升?新例1:甲杯倒出40毫升果汁,还剩160毫升。原来甲杯有果汁多少毫升?②原例2:小明原来有一些邮票,今年又收集了24张。送给小军30张后,还剩52张。小明原来有多少张邮票?新例2:甲杯先倒出40毫升果汁,然后又倒进60毫升果汁,现在杯中有果汁160毫升。原来甲杯有果汁多少毫升?③原练一练:小军收集了一些画片,他拿出画片的一半还多1张送给小明,自己还剩25张。小军原来有多少张?新练一练:原例1我们对三组题稍作比较,就会发现这位老师对教材的把握比较肤浅,仅仅停留在表面,缺少对教材编写意图的深层次思考和理解。教材编排的例1是两种数量的一次变化,而这位老师改编成一种数量的一次变化,这样做大大降低了难度,要知道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且教材编写者编排的例1,目的是引导学生综合应用学过的画图、列表等策略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体会不同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不同价值,显然改编题无法承载。再来看例2,题中发生变化的都涉及一种数量,从原来现在发生两次变化,改编的意义不大。正如特级教师赵云峰老师所说:如果重新改组后的学习素材比原教材更利于学生的发展,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这样的改组是有效的,否则还是以按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比较切合实际。这位老师放弃教材中的练一练,则更不当。教材中的练一练,旨在帮助学生建立逐步倒推的模型,题中条件可整理成原有?张送出一半再送出1还剩25,再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问题,即原有?张要回一半要回1还剩25。这道题与2有相同之处,都可以用逐步倒推的方法解决;不同之处,例2可以先比较收集与送出的张数多少,再一步倒推,而练一练则必须逐步倒推。基于以上分析,我觉得如何帮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关键在于挖掘例题所负载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掌握功能,以此为途径,通过它去实现智慧的或发展的目的,而不是盲目重组教材。

在例1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整理信息。学生可以画杯子图,可以画示意图,如图(1)引导学生分别算出现在两杯果汁的毫升数,再倒推出原来两杯果汁的毫升数。如图(2 这样的示意图与教材提供的表格相一致,能很好地反映学生思考的过程。如果学生用列表的策略解决,引导学生列表时最好体现事情发展的次序,即把原来放在上面,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GE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