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对“历史意识”概念的解读 》,欢迎阅读!
对“历史意识”概念的解读
作者: 石宏慧
来源:《新课程·上旬》 2012年第22期
2003年我国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性质中写道:“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也提出“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加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课程标准还进一步指出高中历史教学应在分析重大历史问题的基础上,揭示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规律性,注意历史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注重学习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学习用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这清楚地表明,作为人们传达其历史认知的历史意识,对撰写历史著作、历史教科书以及对历史教学过程有着明显的影响,特别对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形成历史观念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关注其历史意识的养成是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一项核心任务,也是世界各国历史教学中普遍重视的问题。约恩·吕森在《历史思考的新途径》中写道:“‘历史意识’顺理成章地成为历史教学法的一个关键范畴。通过这一范畴可以为这个学科宽广的和漫无边际的研究领域划定界限并加以描写,而且有了这一范畴,历史教学法作为历史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系统的社会科学的交叉领域中相对独立的学科也获得了一种新的自信。”
在国外,一种较有影响的历史意识的定义,是德国历史学家卡尔—恩斯特·耶斯曼提出的。他说,历史意识是解释过去、理解现在和展望未来三者之间必然的内在联系。他认为历史作为历史意识的内容是现在和未来的一种联系,这种联系是通过对过去的回忆,以叙事性话语表现过去来完成的。德国著名学者约恩·吕森认为历史意识是将时间经验通过回忆转化为生活实践导向的精神(包括情感和认知的、审美的、道德的、无意识的和有意识的)活动的总和。卡尔—恩斯特·耶斯曼认为历史意识是人类对时间变迁意识的掌握,是人类对自身社会行为与共同生活所创建出的一切制度、器物进行反省、诠释的综合能力。英国学者约翰·托什则认为在历史主义学者理解的意义上,历史意识是指尊重过去的自主性,并在将它的真知灼见应用于现实之前努力重构其所有不同于现在的方面。并指出历史意识取决于三个原则,第一和最本质的是差别,即承认将我们的时代同所有以前的时代分隔开来的鸿沟的存在;第二是背景,历史学家的目标不仅是揭示过去的奇特之处,而且要解释它,这意味着要将它置于它的历史背景中,使得那些令我们感到奇异的或不可思议的东西变得能够加以解释,即将它们解释为一个特定社会的表象;第三是承认历史过程的存在——随着时间变化的事件之间的关系,比孤立存在的事件本身会赋予它们更多的意义。王铎全在《关于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问题》一文中说:“历史意识即人们对历史事实、观点、理论的再现能力。这种再现,是在时间、空间的变化中进行的,是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廖耀良在《历史思维与历史意识——兼论培养中学生历史意识的意义》中写道:“历史意识是一种跨越时间、空间审视历史的思维观念和方法。它是以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对复杂历史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和概括能力的基础上,把一切事物看成是过去、现在、未来的历史长河中的一部分,根据历史启示和历史的发展规律来理解历史、观察现实、展望未来。”瞿林东说:“所谓历史意识从一般意义上说,它是人类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对自身历史的记忆和描述,并在求真求实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汲取智慧,进而把它用于现实生活的一种观念和要求。”丁怀超认为:历史意识有三重含义:“一是要尊重历史传统,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智慧,使我们在社会实践中减少盲目性,争取不重犯历史的错误;二是把历史趋势与现实的前途结合起来考虑,使我们对未来既有谨慎的乐观,又有深沉的忧患;三是通过历史学的社会教育,可以明是非,辨善恶,促进社会道德风尚和个人道德境界的提高。”周樑楷认为:“历史意识是指人们自我察觉到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总是不断流动的,而且在这种过程中每件事物都一直在变迁之中。历史意识其实就是变迁的意识。”对历史意识颇有研究的胡昌智在1983年《思与言》杂志上发表了“什么是历史意识”,对历史意识的内容、类型、功能作了较为全面的解释。他认为历史意识指“知道人类的社会行为以及为共同生活所创建出来
的一切制度、器物都和时间有关;它们不是超乎时间,而是在时间之流中的。”并且指出,史
家的观点不是历史意识,历史知识也不等于历史意识,但历史知识是历史意识产生的条件之一。
综上所述,人们讨论的历史意识这一概念一般来说有以下几层含义:
1.历史意识是对人类历史的关注、思考和记录,这一层面上强调的是意识的指向性。人类之所以关注历史归根到底是因为人类的存在本来就是一种历史的存在,宇宙的存在也是一种历史的存在。现实的人类是由历史的联系、历史的发展、历史的积淀的存在。
2.历史意识是对人类历史的观察和思考中逐渐形成的历史观念、历史情感和价值观;这一层面上强调的是意识的内容。
3.历史意识是历史研究和学习中形成的时间意识、真实性意识、变迁意识、过程意识、认同意识等等,是一种史学意识。
获得历史意识是学习历史、研究历史的真正意义所在。历史意识的丰富内涵使得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进行分析。在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同时,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把历史认识的方法作为一种认识的工具和指南交给学生,使学生借助于这些方法获得历史思维的能力,形成历史意识,获得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自己的能力和经验。
(作者单位 江苏省启东市吕四中学)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z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