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学佛的笔记和心得

2023-04-14 19:44: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自己学佛的笔记和心得》,欢迎阅读!
学佛,心得,笔记,自己
1、清净心而不能有胜心、贡高心。要彻底的清净心。

2、修行不能希求加持,希求感应,那样恐怕会得到坏的加持,负面的加持,恐怕会走上邪路。修行是本不可得,于菩提亦不可得,又何必希求感应。

3、若心虚明,切莫妄想。妄想又离道了。

4、自己走偏了,你看佛像,会给你提示。久久地看佛像。

5、如家中的佛像,将自己的头离得佛像的头部很近,会感受到加持,清净;身体或精神不好,在寺院中顺时针绕佛,改善效果明显。

6、般若波罗蜜是智慧,是根本,是导首。不能忘了根本。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 7、名字不可得,因说故有。因为世间人有生死,佛才说涅槃。而涅槃非有非无,本自不生亦自非灭,非净非垢。归于第一义真实。而世间虚妄世人妄想心见有二相,如不见二相,既无涅槃也无生死,真源湛寂,所以说菩提不可得,涅槃因说固有。

8、向十方三世一切如来、一切菩萨求忏悔。若突然想起就突然忏悔,心中立即向十方佛忏悔。若在无人处例如自家中【有人处好意思也可】,可以突然想起来,突然地跪下,五体投地向十方佛真诚真心求忏悔。然后才能心净,才能心安。平时想起来就忏悔。

9【唵苏底瑟吒缚折罗】这是毗卢遮那佛的咒语,出自《清净法身毗卢遮那心地法门成就一切陀罗尼三种悉地》。我是念ONG.SU DI SE ZHA WA ZHE LA.的。这个咒语是可以去除魔扰的咒语,坐道场、修行不被魔扰,或者感觉有隐形众生在捉弄扰乱,可用。也可以去除杂念妄想,自己试过,真的很管用,效果很显著。

10、般若波罗蜜是究竟道理,可让人甚深清净。我以前有烦恼时,我以为怎么都排遣不开、解决不了的。结果看般若,很快心开义解、烦恼冰消瓦解。不是忘记愁事了,而是从根本上理解了。得到清净,明白本源。

11、每天起码保持一段时间的内心修行,整天保持恐怕很难,没有功夫达不到吧。但一定别荒废,一定要坚持天天的坚持。其实,修行者在天天凡事中飘荡时有修行的焦虑,心里是有要赶紧修行的念头的,天天都会有。

12、长时间连续打坐,会发现打坐给你带来的福利的。

13、般若波罗蜜佛说要快速看过,否则魔会来扰乱你。看般若时不可懈怠。精进集中时间看完。可能如同在大街上守护一卡车金条,停车时间越长越有可能发生意外。

14、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咒极管用。 15、大吉祥天女菩萨名号及咒语求财。

16、念楞严咒心得清净,去除魔扰。连念七遍效果会非常好。 17、大随求陀罗尼很好。 18《金刚经》《文殊师利菩萨般若经》可以作为每天功课。 19忍辱柔和,平时明白他的意思不难,难的是理解,更难的是做到。其实做到也不难,状态对了,可以做到。若状态连片、工夫连片,你就有提升,升一个台阶了。心不卒暴,勿贪粗弊,这是佛经中说的,平时一看而过,但只有经历过才理解这句话的作用,经历过,习气渐除,渐渐或猛利增长,然后既已成金,不重为矿。若心无锻炼很容易堕落到粗野、粗鄙、卒暴、狂野的状态中。也就是为什么丛林中要求走路一步一步稳稳的,不许快速、不许张狂、不许慌乱,否则由身及心,心则难以调服。不是119日,晚上同刘**、胡**走路,我估计很难体察到我的行为:狂悖、气恼、敏感而有着。

20、思己过,不论非。遇到事情、矛盾若是总想着别人哪里可气、哪里不对,你永远都会心神不宁、郁闷气结,永远都烦恼气愤,永远都想不开。若是返照自身的错误,则可顿解因此是引发之烦恼,心开而乐。

21、度众生已,亦不着是相;办了那个事又不着那件事,神通不着神通,知他辱我亦不着是相,知他聪慧不着是相,知他粗鄙不着是相;知他较重身口意粗业亦不着是相。这是很


重要的一个心态,这是修学般若,亦不得修学相,亦不得般若相。识性虚妄、识不可得。若如是,则思维不得思维相,受侵害不得受侵害相,没面子不得没面子相,胆怯不得胆怯相。若有所得,你则陷入误区。

22、一切因缘聚合而成,无有本性,不可住于非法。若心有住,即为非住。

23、刘BH一事,告诉我,不要指望和任何人都投机,都可融洽相处,有时碰到的人就是互相不能理解,两个心理状态两个世界,这种情况也不必勉强;这也让我想到在DHC寺,遇到不对缘分的人也不必太过心,世间本如此,遇到对缘分的就一定有不对缘分的,在世间这是必然的,不能要求全都和你合得来。

24本就不生不灭无垢无净,三界本属虚妄虽现无真实,三界中色识自然也本虚妄本不可得,色识不异空,空不异色识,因为空与色识本来都在三界虚妄中所以不异,如同海市蜃楼,如同梦中场景。三界中的太空、三界中的色、识统都属于虚妄境界,而真实的第一义非空有、非生灭、非垢净,如如亦非如如;相对生灭而说涅槃菩提等,乃相对而言,若无生灭,对境消失,也就无涅槃。所以说菩提涅槃因名故有,三界是虚妄也是因名故有。但有其名。【三界虚妄,本不可得,菩提涅槃佛菩萨因名故有。

25、因三界虚妄、色空不异,所以一切平等,平等即无分别。 26、净佛国土不得净相及国土相,帮人不得帮人相。余亦如是。

27、虽知是事而不着。不着我忍众生寿者,不着事,不着烦恼,不着法何况非法。 28、一想到【亦不着是事】,我又从烦恼、担心、挂碍中走了出来,解脱出来。解脱出来后,知道本无所得,因本无所得,所以本就是无缚无解的。所以本自如如。

29、若心无分别,烦恼也不是烦恼,菩提也不是菩提,菩提不异烦恼。烦恼、菩提因言说故有,因分别故有。菩提是佛为我们指路画的一条辅助线,是虚线,勿执为实,所以菩提是因言说故有。三界虚妄、色性、识性虚妄,所以烦恼当然也是因言说故有。

30你为什么碰到山大王一样的人?你为什么会与流氓地痞有所接触?感觉很别扭?这是你的缘分,自己以前之罪于今的显现。碰到了要忏悔,也勿生气,勿苦恼,忏悔后可更清净。

31无微畏相。不是凭空做到的。久值德本净修梵行。福德功德的积累才可。读经受持、咒语加持等。或还需要些事情的经历、锻炼。

32、我不见若可得若不可得,若有为若无为,若好若坏,若净若垢,若清净若不清净。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wr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