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节俭》,欢迎阅读!
![节俭](/static/wddqxz/img/rand/big_114.jpg)
廉洁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的屈原《楚辞·招魂》:“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末沫。”东汉著名学者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注释说:“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也就是说不接受他人的馈赠的钱财礼物,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就是廉洁。 历史典故 1、羊续悬鱼
东汉时,南阳太守羊续,他憎恶当时官僚权贵的贪污腐败,奢侈铺张。他为人谦洁、生活朴素,平时穿着破旧衣服,盖的是有补丁的被子,乘坐着一辆破旧马车。餐具是粗陋的瓦器,吃的粗茶淡饭。
府丞焦俭,是他的下级,为人也很正派,与羊续关系很好,他看自己的上级生活太清苦了,他听说羊续喜欢吃生鱼,就买一条鱼送给羊续。焦俭怕羊续拒收,就笑着说:“大人到南阳时间不长,可能不知这就是此地有名的‘三月望饷鲤鱼’所以我特意买一条送给您,平时您把我当作兄弟,所以这条鱼只是小弟对兄长的一点敬意,您知道的,我绝非阿谀逢迎之辈,因此,务请笑纳!”羊续见焦俭这么说,觉得不收下倒是见外了,于是笑着说:“既然如此,恭敬不如从命。”
等焦俭走后,羊续便把这条鱼,挂在室外,再也不去碰它。第二年三月焦俭又买了一条鲤鱼,心想一年送一条总可以吧,知道买多了,羊续不会要。到羊续府上,焦俭刚说明来意。羊续便指着那条枯干了的“三月望饷鲤鱼”,说:“你去年送的还在这里呢!”焦俭愣住了,摇摇头叹口气,带着活鱼走了。 2、包拯《诫廉家训》
北宋包拯,他为官清正廉洁是妇孺皆知的,老百姓称之为“包青天”。
包拯一生,身居高位,大公无私,痛恨贪官污吏,到了晚年,担心后人会出不肖之徒,于是就在家中立了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著名的《诫廉家训》以警戒后人。其意大致是:“凡是包氏后代子孙中有贪污受贿者,不能被称为包氏后代,甚至死后,也不能葬入其家族的墓地中。不遵从此训令者,一概不是包公子孙。” 4、周恩来总理的衣服
周总理的一件睡衣穿了二十多年,破了补,补了再补(有许多补丁),已经磨得没有绒了仍舍不得丢弃。一件衬衣已经旧得换了袖口领子,一件衣服补得颜色已经不一了,他还在穿,当别人要求他换新的时候,他总是说:“旧的还可以再穿。” “只要我当总理,会议厅就不准装修。”
当年在国务院会议厅入口处,有一块镌刻着“艰苦朴素”四个大字的木屏风,这是总理身体力行的工作作风的写照。在国务院的会议厅,人们不止一次地听到总理拒绝装修会议厅的建议,总理说:“只要我当总理,会议厅就不准装修。”1959年,在大跃进的气氛下,水利部未经报告请示,在密云水库附近兴建一座水利建设成就展览馆。有一天,在西花厅开会,总理突然转过头向水利部副部长钱正英说:“钱正英,贺老总告诉我,你们在密云水库那里修建一个相当高级的楼,有没有这回事?”钱答:“有,是一座水利展览馆。”总理沉默了一会儿,摇摇头,轻声地说了一句:“没有想到你们也会办这种事。”钱听了羞愧得无地自容,心里像刀割一样难受。如果按现在某些干部的想法,总理既未严厉批评,又未责成处理,既无纪委处分的威慑,更无丢官的危险,完全可以蒙混过关。但在周总理伟大人格的感召下,钱回部后,立即在党组会上作了传达。水利部党组随即决定:将这座价值400多万元的建筑,无偿转让给第一机械工业部一个研究所,并向中央写了一个深刻检查的报告。 7、一钱太守
东汉时,一位叫刘宠的人任会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为官是十分清廉。后来他被朝廷调任为大匠之职,临走,当地百姓主动凑钱来送给即将离开的刘宠,刘宠不受。后来实在盛情难却,就从中拿了一枚铜钱象征性地收下。他因此而被称为“一钱太守”。 11、两袖清风的于谦
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时,人们买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接受。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表明心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指百姓)话短长。”“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中体现的是刚烈之气。 三、相关谚语和文献
廉者常乐无求,贪者常忧不足。(宋·司马光《文中子补传》) 廉不贪直不倚。(唐·柳宗元《处士段弘古墓志》)
惟廉者能约己而爱人,贪者必瘦人以肥己。(《明史·循吏传》)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浊陷渠沟。(清·曹雪芹《红楼梦》) 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谓廉矣。(《吕氏春秋·忠廉》) 临官莫如平,临则莫如廉。(《孔子集语·漆雕氏》) 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毛泽东)
威严不足以易其位,重利不足以变其心。(《战国策·赵策二》) 知足则乐,务贪必忧。(宋·林逋《省心录》)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明·于谦《入京》)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宋·包拯《乞不用赃吏》) 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求其有。(西汉·韩婴《韩诗外传》)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战国·屈原《渔父》)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晋·陆机《猛虎行》) 蠲浊而流清,废贪而廉。(唐·柳宗元《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钩。(唐·李群玉《放鱼》)
若无知足心,贪求何时了?(唐·白居易《西掖早秋直夜书意》) 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宋·林逋《省心录》) 宁作清水之沉泥,不为浊路之飞尘。(三国·曹植《九咏》) 此乡多宝玉,慎莫厌清贫。(明·黄遵素《霞舟随笔》)
世上没有比人的可诅咒的贪心更难抑制的东西。([古希腊]荷马《奥德修记》) 贪心的人至死也干不好任何事。([英]威尔逊·T《有关高利贷的谈话》)
贪心的人想把什么都弄到手,结果什么都失掉了。([俄]克雷洛夫《贪心的人和母鸡》) 即使整个世界放在贪心者面前,他也不会满足。([波斯]萨迪《蔷薇园》) 人不贪财鬼也怕。(中国谚语) 宁可没钱,不可伤廉。(中国谚语)
鱼为诱饵吞钩,鸟为秕谷落网。(中国谚语) 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中国谚语) 不贪财,祸不来。(中国谚语) 贪心是一切邪恶的根源。(英国谚语)
口里塞得太多,往往噎住喉咙。(意大利谚语)
要是不花钱,贪婪的人连毒药也会喝下去。(朝鲜谚语) 节俭 节约俭省。
《晏子春秋·谏下十四》:“法其节俭则可,法其服,居其室,无益也。”《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盖闻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富民之要,在於节俭。” 唐 白居易《太平乐词》之一:“岁丰仍节俭,时泰更销兵。”《英烈传》第六三回:“大抵尝历艰难,便自然节俭;稍习富贵,便自然奢华。” 徐特立《我的生活》:“一家老小三口,无劳动力,靠收租子维持生活,比较节俭。” 苏东坡节俭成习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i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