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高架桥下剩余空间利用策略

2024-01-13 17:39: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城市高架桥下剩余空间利用策略》,欢迎阅读!
桥下,高架,剩余,策略,利用
城市高架桥下剩余空间利用策略

摘要:随着城市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高架桥作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方式之一,割裂了城市空间破换了城市空间的完整性,同时也造成了城市空间的浪费。本文通过查阅资料解析高架桥空间形态与利用类型的基础上对大连西南路高架桥的现状进行调研,最后对大连西南路桥下空间进行合理的空间规划,形成与周边环境、人群相融合的设计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高架桥 消极空间 空间利用 引言

城市高架桥下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一部分,数量多分布广,但却因为利用形式单一、空间昏暗压抑、所属权不明、用地零散等原因,成为了得不到充分利用的城市剩余空间。而这些剩余空间在如今城市土地资源紧张的如今,功能属性还没有被明确归类,存在很多种可能性,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因此,根据高架桥所处位置和周边环境的不同,充分构思利用将剩余空间转化成积极空间。

1.城市高架桥下空间形态利用类型

高架桥下空间是由高架桥底面、立柱、地面组合而成的一个半围合的空间。按照桥墩位置的不同可以将桥下空间大致分为带状空间、节点空间以及交错空间三大类。带状空间主要是单柱式桥墩在高架桥中央,由剩余两侧空间连续不断的构成使桥下空间呈现出带状,由于空间宽度有限且空间形态大致相同,导致此类型桥下空间形态比较单调。节点空间是高架桥下两侧双柱式桥墩之间形成了较大的空间,可以规划利用绿植围合,降低车行道对空间的影响,根据周围环境定位空间功能,空间形式比较灵活,空间可利用率较高。交错空间是指高架桥下由多个桥墩布置而成,桥面跨度大,桥下空间体量也随之变大,这一空间往往是路口的交汇处,车辆较多安全性极差、空间形式受到制约、空间功能单一,可利用率低。 我国高架桥空间除了闲置荒废以外,大多被绿植、停车场、仓储用房等为主,少量空间规划成为了公园的部分和附近居民的活动场所。 2.大连市高架桥下空间现状

根据调研,大连市高架桥底部空间主要用作绿化和停车场,还有部分空间被商业建筑据。比如沙河口高架桥下大多是停车场、商业建筑、垃圾场、绿化、公交站台等。由此可见,大连市对高架桥空间利用不足的主要方面在于:第一,高架桥下空间环境待优化,整个空间多闲置且无人管理。第二,桥下空间利用单调,与周边环境缺少联系。第三,高架桥下空间公共服务性场地较少,且缺少城市文化,所以大多群众不愿接受。大连市高架桥空间现状与大多城市相同,缺少对桥下空间的合理规划和政府的支持,对于这一城市剩余空间没有合理利用。

3.高架桥下空间利用设计策略 3.1选址

本次设计规划选址位于大连市沙口区西南路高架桥部分路段,占地面积约为2000平方米。其中有两座高架桥交汇处,桥下空间体量比较大,且一侧空间临马栏河,可以考虑有河


上景观部分,高架桥周围建筑以住宅区和学校为主,五公里以内学校建筑较为集中,有文苑小学、南坪小学、辽师附属中学、辽宁师范大学四所学校,青少年占比较大。 3.2设计思路

结合周围环境状况,选取大连市西南路高架桥的其中一段进行探讨。由于周围学校较多,可以将青少年作为本次设计的主体人群。本次设想将此处桥下空间设置为青少年运动为主的活动场所,以此来解决青少年校园活动单一的问题。本次节选西南路高架桥路段整体为带状空间,不同于普通的带状空间,它的一侧为马栏河,为了便于人群在空间内部活动,因此整个空间动线以弧线形式设置,减弱桥墩对空间的矩形分割,并且将临河区域适当往外探出,增加空间的灵活性。在本次空间设计中,将空间两侧种植不同的植物来解决桥下空间噪音污染,远离车流及人流保证空间的安全性,同时还可以引导青少年去亲近自然。可以考虑运用新型材料将光线引入空间;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少年的需求,可以在空间加入趣味性和多功能性;考虑青少年运动后会街口渴可以设置商业性质的超市等补给站;针对空间氛围和受众人群的思考,空间颜色应选取较为鲜亮活泼的;针对空间较矮小压抑的地方可利用作为临时停车以及绿化景观提升 3.3规划策略

本次设计根据周围环境和人群使用状况等因素大致将空间分为滑板区、篮球区、青少年活动区、运动补给站、滨河观景台、雨水洗车区六个区域。由于空间提供活动人群暂定为10-16岁青少年,所以将滑板区的空间设定为初级滑板活动场所,根据地形设置了300-400mm高度的坡度,并利用地面不同颜色设置了运动路线。滑板区内含有两个承重柱,可以让滑板坡度与柱体相结合,将桥墩转化成滑板坡道,减弱桥墩存在感,增加空间体量。滑板区的四周装有护栏和绿植,保证了青少年活动的安全性,同时隔离了外界的观望的视线。篮球场地部分向河面探出,临河区域以色彩鲜亮的网状铁栅栏为主,另一侧则是色彩不同的软隔断,当篮球场地无人时还可以作为少年玩乐场所,增强了空间内部的互动性和趣味性。由于整个桥下空间是为青少年服务室外,那么还可以在桥墩上级地面部分画上涂鸦,能够引起青少年的情感共鸣。青少年活动场地主要是以草地和大型公共设施构成,这些设施除了是青少年活动的玩具空闲时是供人欣赏的景观构置物,同时周围设置了可供休息的座椅,人们可以在这里不仅可以观看河景而且还能看到活动的青少年。考虑到此段桥下空间对面为一家公司,因此设置了一个商店,考虑到整体空间的特性,所以将超市转换成运送补给站,不仅可以为周围建筑人群服务,同时也为空间内部的活动人员提供了便利。最后一部分设置了相应的洗车区来增加桥下空间的收入,保证桥下空间的设施管理费用。将清水池设置在雨水车区地下,方便人们洗车时水源可以及时供给。在高架桥面上设置暗槽,在下雨时收集雨水供桥下空间收集并处理循环使用,将自然资源转化成可利用的能源

除上文所说的空间规划,针对桥下空间的其他因素,还要确切的考虑。对于照明,在桥下空间路面设置能量板,人在上面走路可以产生能量可以供傍晚或者阴天时,桥下空间照明使用。对于材料,任何材料都能给予人们不同的感觉,根据人群定位不同,清水混凝土和涂鸦更具有街头艺术风范,能够被大多青少年所接受。对于绿植,可适当挑选稍耐阴或喜光的植物种植在日照条件好的边缘地带,挑选颜色较浅的植物以增加视觉上的明亮感使桥下空间的绿化景观多层次、多色彩。挑选植物的吸尘以及降噪能力很强的植物,使桥下空间的空气清新和噪音减少。 4.结语

总之,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市的土地资源愈发珍贵,高架桥在建造的过程中桥面与地面形成的空间却没有得到充分使用,形成了剩余空间。针对高架桥下剩余空间结合周围环境,合理安排规划,充分利用剩余空间,保证城市资源的合理运用,从而将城市剩余空间转化成为积极有效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陈子轩,郭剑,陈雷.大连市高架桥下剩余空间品质提升策略研究[J].艺术科技2020331):1-3.

[2]李文钊.城市高架桥下空间的优化利用[J].消费导刊,2019,(16):171.

[3]张丽,徐蛟.城市高架桥下空间利用——以台州市内环南路四号立交桥下景观工程为例[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8):2098.

[4]郭绯绯.城市高架桥下空间利用设计研究[J].西部皮革,20184014):8789.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gb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