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让人“头秃”

2024-03-07 11:37: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翻译让人“头秃”》,欢迎阅读!
翻译
翻译让人头秃

作者:达伯·霍尔斯

来源:《北方人》2020年第01



最近尝试了译书,深深地感到翻译是一门学问。从音译和意译两条大道当中选择音译,是第一步;选择合适的译字,是第二步。走对路就是翻译家,走岔了,就不小心变成了幽默家。 有人说,意译为伤感的sentimental如果改为音译的话,就是山东馒头。当你对着一个伤春悲秋的人说出你真是山东馒头的时候,可能食不下咽的他或她会突然感觉饿了。还有钻石矿”diamondmine,有人说音译加意译就是果萌的我,不过很可惜,钻石珠宝公司暂时没有想到用它作为广告创意,迎合在可爱之路上飞驰的年轻人。

很多词汇其实都不太适合音译,一般来说,音译只适用于一些专有名词,但接下来择字就非常重要了。比如将Firenze译为翡冷翠,Champs-6 lys 6 es译成香榭丽舍,Fontaineibleau成枫丹白露,这都是经典。再比如卡布奇诺(Cappuccino),有一次喝咖啡时,有位长辈跟我说,Cappuccino听起来不就是看不起我f可以尝试用四川话念出来)?

音譯最常见的用处就是在翻译人名上,这时择字还是要审慎。鲁迅在杂文《不懂的音译》中就谈到,对于外国人名,老老实实地音译就挺好的,这样至少可以根据译例推断出原始发音。不料直到光绪末年,在留学生的书报上,说是外国出了一个柯伯坚倘使粗粗一看,大约总下免要疑心他是柯府上的老爷柯仲软的令兄的罢,但幸而还有照相在,可知道并不如此,其实是俄国的Kropotkin把俄国理论家克鲁泡特金(Kropotkin)译成类似中文的柯伯坚,就和将托尔斯泰(Tolstoi)译成陶斯道一样,虽然是显得格外亲切了,却也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不过,汉学家给自己取的中文名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比如,史景迁

JonathanD.Spence),Spence译为史,Jonathan译为景迁,在发音上说得过去,在意思上更


妙,就是史学追迹影从司马迁,而且司马迁一般也被称为史迁;还有夏含夷(Edward

L.Shaughnessy),听到这个名字就能让人联想到孟子说的用夏变夷,也就是以诸夏文化影响中原地区以外的僻远部族。看着这些译名,一种穿梭于不同文化之间的自如身姿跃然而出。 话说回来,近代史料当中的音译最是让人头秃。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驻外大使郭嵩焘的日记中记录了一则趣闻:1878926日(光绪四年九月初一),德、日等国驻英公使一起聚会闲谈。问:巴兰德较在中国为瘦?答日:梭罗麦克斯法尔。马格里云:舍克斯比尔所编出本语也。译云:伤心会胖。这里的梭罗麦克斯法尔,如果不是作者补上一句伤心会胖谁能知道它是“sorrow makes fat”的音译呢?而且,还是莎翁——舍克斯 比尔(Shakespeare)的名句呢!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Sb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