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人性论

2022-08-24 10:57:0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儿童人性论》,欢迎阅读!
人性论,儿童
中西方的儿童中心说在教育中的体现与偏颇

--------刘丽娟 04090505



人性观的儿童中心论追求儿童与成人、儿童与上帝的世俗代言人之间人格上的平等它首先是一种宗教哲学政治哲学上的性善论和性恶论,其次才是一种教育哲学

原罪说对儿童的看法实际上是一种性恶论的儿童观,预成论认为儿童就是小大人,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区别仅仅是身体大小和知识多少的不同而已,它们不承认儿童的世界,认识不到儿童有自己独特的需要。

西方的文艺复兴时期一些人文主义教育家们反对宗教原罪,宣传要热爱儿童,尊重儿童的自尊心,重视儿童独立自主的精神。卢梭就是典型的代表,他的“儿童中心主义”教育主张的理论础是人在自然状态中具有自由平等的天赋人权理性良心是人生来具有的天性,他的《爱弥尔》就是为儿童伸张人权。儿童在教育中被作为和教师平等的人,但并不是发展、天性或心智上的平等。他呼吁教育要顺应儿童的自然让儿童的天性和自主性得到自由和独立的发展。而教师要承担的角色则是做儿童天性发展的辅助者和儿童信任与热爱的对象,而不是儿童天性的敌人和压迫者。另外现代教育的开拓者──杜威也同样有这样的主张:不成熟的儿童是教育过程的基本因素,儿童的不成熟性恰恰相反是他不断生长的条件。因此,他反对传统教育以教师和教科书为以儿童为中心即以儿童的本能及


其活动为中心。他说,教育的天然的基础是儿童的本能,而本能又是一切学习和训练的依据。利用儿童的自动能力发展他们原有的天性,才是新教育的宗旨。”在杜威看来,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去吸收,而是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

在中国同样坚持这一观点的是陈鹤琴,这在他的儿童教育观中有所体现。他指出,儿童不是小大人,不是身体较小的成人。儿童就是儿童,他们有着不同于成人的特点和需要,有着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因此,只有深入地了解儿童,深刻地理解儿童,才能有效地教育儿童。首先,他们具有天生的好奇心。儿童期的心理特点具有其自身的价值。我们要尊重儿童的人格,尊重儿童的权利,保护儿童的天性。这是每个成人尤其是教育工作者必须牢记的。儿童的个性是各不相同的,育者应当根据儿童的个性特点,设置富于弹性的课程即一方面多设一些课程以适应儿童的不同兴趣和能力;另一方面同一课程的内容也可深浅不一,儿童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可以选择。在教学方法上,应注重采用个别辅导的方式,因材施教,引导孩子按照自己的个性去活动,如同欧美的艺术教育那样,爱护儿童的个性尊重儿童的自由注重儿童的创作,由此而引发儿童的兴趣,从而增强教育的效果。

在当今社会存在很大一部分人也是本持着这样的教育理念的,仅仅是有这样的理念而在具体实施时却出现了很大的偏颇,过于强调对儿童的教育是的幼儿园的教育方面,趋于只注重只是上的灌输让孩子不断学习一些本该小学阶段学的内容在这种追求效率的形势的


影响下,幼儿园与小学教育间的差别还是日渐消失,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只是体现在文献的口号上,教育的真正中心是教师和教科书。先根据儿童的自然发展秩序组织课程现在变成根据儿童的智力能力的发展来组织课程儿童中心一词变成了只是幼儿独特活动的一个象征而已。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XF.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