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下语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堂笔记

2023-04-16 15:47: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七下语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堂笔记》,欢迎阅读!
叶圣陶,七下,课堂笔记,语文,先生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一、预习新课

了解叶圣陶饮酒趣事——文友酒会

三十年代,叶圣陶在上海开明书店主编《中学生》杂志时,其同仁中不乏好酒者。叶圣陶和丰子恺等几位朋友便发起成立了个文友酒会,叶圣陶自任会长,规定只有一顿能喝5斤以上黄酒者方能申请入会当会员,每周的周末举行一次会员聚会。当时,同在开明书店任编辑的钱君陶也想入会,但他仅有三斤半酒的酒量,能否批准入会心里没有底。一次他问已是酒会会员的丰子恺自己能否入会,丰子恺感到说不准,表示要请求会长叶圣陶后方能决定。当丰子恺向叶圣陶汇报此事时,叶圣陶幽默地说,君陶的酒量要打七折,就算一个预备会员罢。事后,叶圣陶路遇钱君陶,便风趣地对他说:“你也是酒会会员了,要锻炼酒量,争取早日把‘预备’两字去掉!



二、导学基础知识

(一)作者简介



张中行(19092006),河北香河河北屯(今属天津)人,学者、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他治学严谨,博学多识,造诣深厚,作品风格独特,自成一派,行文流畅,文笔精妙。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著有《流年碎影》《负暄琐话》等。张中行在文化界享有盛誉,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二)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读书》1990年第1期。有删改。张中行和叶圣陶两人有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亦师亦友。1988年叶圣陶先生辞世,张中行心里的悲痛无法言喻,几个月后,他写下了这篇文章,在表达自己的痛心的同时纪念叶圣陶先生。



三、导读理解

1、如何理解文章第1段“双层的悲哀”?

解析:作者得知叶圣陶先生逝世恰在除夕,不幸的消息在辞旧迎新的鞭炮声中传来。以乐景衬哀情,倍增其哀,因此说是“双层的悲哀”。另外,也可认为“双层的悲哀”一是老年人(作者当时年近八十)对岁月逝去的伤感,二是对叶圣陶先生去世的哀伤。

2、在文章第3段“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一句中,“描”换成“改”好不好?为什么?

解析:不好。“描”在这里的意思是依照原样摹画使清楚,“改”意为更改原来的内容。一个“描”字既体现出叶圣陶先生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显示了他对吕叔湘先生的尊重。换成“改”则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3、文章第3段主要写了哪两件事?

解析:①吕叔湘先生看到叶圣陶先生为他描文章的标点; ②叶圣陶先生与“我”商酌文字修改。

4、文章结尾段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解析:抒情和议论。

以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怀念与钦佩之情;

以议论的方式,强调了叶圣陶先生“写话”主张的重要意义,号召人们向叶圣陶先生学习,深化主题,收束全文,水到渠成。

5、结尾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GE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