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王国维与康德的审美超功利思想》,欢迎阅读!
王国维与康德的审美超功利思想
王国维一生并不很长,研究学术也不到30年,却能够在哲学、美学、诗学、考古学等多方面颇有建树,说明其研究能力非常强。他开启了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在他对美学的思考中渗透着他对于生命的深度关切和对现实人生的反思,并且他也在为寻求一种对生命的超越而努力,这种对于生命的思考和努力就是其美学思想的灵魂所在。故以此为基点研究王国维的美学思想对现代的价值和意义。
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孟子就提出了“知人论世”的说法。即要知其人,论其世,就必须了解其生活背景和写作背景,只有这样才能客观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其作品的思想内容。从心理学角度而言,每个人从小到成年的生活环境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因此,我们要了解王国维,要探究其研究的格局,进入其学术思想的精神腹地,就必须了解其精神状态、生活背景、以及内心的诉求。王国维在他的美学思想中凝结了他个人对生命的关怀。
王国维的一生堪称就是悲剧的一生。4岁时,母亲凌氏去世;11岁时,祖父去世;在他30岁时,他的夫人莫氏去世,同年他的继母也离开了,而更使他想不到的就是在他50岁时,他的长子王潜明也先他而回去。这样的家庭变故对于任何一个正常人来说都就是难以拒绝接受的,更何况对于“体素羸弱,性为丛藓科扭口藓忧伤”的王国维。忧伤的性格,凄惨的家庭变故,家庭经济的重任,这些都对王国维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因此这样的经历使他在性格上也异常灵敏。恰恰在他青年时代,刚好又遭遇中国历史上的大变动,此时的中国,正处于新旧冲突交织、文化秩序也相当纷乱的年代,所以对于知识分子而言,他们所忍受的心理压力显然打听没解决之道。以学术为性命的王国维,爱好民主自由,有著玄远高迈的人生境界和人生志向。陈寅恪为其编写的碑文写下至:“思想而不民主自由,毋宁死耳”。王国维思想的构成,除了他自身性格催生外,还必须必须提及的就是西方近代哲学思想对他的影响。特别就是康德、叔本华、尼采等人的哲学思想对王国维悲剧观的影响很深,甚至可以说道,王国维的“人生悲剧”观轻易源于叔本华。那是因为他和叔本华基于相近的人生体悟,所以从一已经开始碰触叔本华就产生了猛烈的新鲜感。
从自己的生命体验出发,王国维已经流露出对生存现实的本能的厌倦和失望。在他看来,生活的本质就是欲望,欲望就是人们对所拥有的始终觉得不满足,而这种不满足的状态,“苦痛是也”。即使欲望得到一时的满足,但很快就会充斥新的欲望,生活就是欲望无休止的重复,所以他觉得“故欲与生活,与苦痛,三者一而已矣。”欲望驱使人们为了实现这种功利性的目的而进行所谓的“努力”,穷其一生而被桎梏在欲望的世界之中,而一生却得不到片刻的休憩与安宁。
王国维对于生命意义的执著崇尚和对人生价值的寻找寻没解决之道,这就是他最小的灵魂之痛。那么,人处于“此桎梏之世界中”,是不是证悟之道呢?王国维说道,这就是美、艺术。“故美之为物,欲者不观,观者不欲”,他指出,人世间的万物,都和人存有着利害关系,而只有艺术就可以彻底摆脱这种关系。艺术可以并使人证悟,即为它就是并无功力的。
王国维的美学思想大部分来源于他对自己的现实生活处境的感触,都是源于生活的,但是现实生活的悲苦和黑暗又不断促使他去寻求真理和光明。但是由于社会历史和自身的局限性,理想和现实之间又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他试图通过学术研究,探索宇宙人生真理。在他看来,真理便是永恒,它是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的。对于真理的追求,并非仅仅是为了个人的一己私利,而是将其与对人生的某种洞见和人性的自由发展相互联系。创造者可以摆脱个体的私利而保持个性自由,从而真正实现对于人生的超越,不再局限于当下的自我,而进入广阔的人生境地。王国维认为,美属于更高的精神领域。对美的欣赏与接受也是人内在的精神需求。而这种精神需求是纯粹的,不带有任何欲望、物质利益和实用目的。同时,美不同于伦理道德和科学知识,因为它拥有自己独立的价值和地位,它只是关注人的内在情感世界。王国维强调的艺术独立和形而上意义的本意所在,就是主张审美和艺术的价值要使人的情感感到完满和自由,从而拯救自己的人生。
在王国维的美学思想中,所必须提及的一个词就是“境界”。在审美活动过程中,所谓的境界就是指真情、真景高度交融的一种审美状态,这种“真”的状态扩散着审美主体对于宇宙人生的质问和对人生命运的体悟。在作品中,如果必须表示其为“存有境界”的作品,那么作者则必须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回去书写,只有这样的真情、真景就可以真正的感动人、病毒感染人。那么所谓“真”的体悟就是指艺术家在观测事物时,必须著重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而艺术就是作家猛烈感情自然表露的结晶。这种对于“真”的体悟,必须必须通过“入乎其内”,和“超乎其外”的方式就可以赢得。
王国维在美学上最有独创性的贡献之一就是他提出的“古雅”概念。它是一种人工创造的具有人文意蕴和生命意志的艺术类,其中成为了中国艺术可玩味和欣赏的审美中介的是实践性和具有人文气质的“真本”,这与王国维对中国艺术的终极关怀相呼应,即关注人文修养与人品修为。“古雅”论达到了对美最深刻、最终极的内涵和意义的了悟与洞悉是因为它可以把艺术与人文精神内在地联系起来。
王国维就是本着对现实人生的诚挚思考,正视惨淡人生的勇气和在终极意义上对诗意人生的执著崇尚,以自己的心血浇水出来了他那些弥漫着生命之思的美学文字。在这位美学思想家的深处汹涌的'就是对个体生命的价值关注。先是对现实人生的可笑和可悲之后,利用审美之弦,就可以疏出来生命朱鉴的乐章。这种审美精神的张扬,表观的正是一份对生命意义深邃的价值关注。王国维内向、忧伤的性格并不全然源自其对个人生命意义的乐观、疏离。王国维不是一个整天只扣在象牙塔里的知识分子。他具备很猛烈的人文关怀。审美人格就是指美学意义上的人格,就是指人的一种精神须要。陈景望先生曾经表示人格的最低层次就是审美人格。他说道,民主自由才就是审美人格最小的特点,而具体内容则整体表现在看待生活的态度上。人活著,并不是直观为了一个或某个目的,而是为了生活的本身,人的所作所为并不是氢铵功利的,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道就是逊于功利的。 作为一个身处现代社会中的人,首先必须要有健全的心理人格,而审美的作用便是陶冶人的情操,它以高尚的审美精神,让人们实现自己的真正价值,忘掉利害关系,从而得到最纯粹的快乐,这也是审美教育的实质和目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cuT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