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做到“减负增效”研究

2022-10-30 22:51:5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做到“减负增效”研究》,欢迎阅读!
增效,减负,课堂,做到,数学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做到“减负增效”

研究

摘要:在新课标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下,小学教育的体系,也在不断的发生相应的变化。现代化教育越来越注重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体现,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也要相应的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本文分析了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正确提高“减负增效”的课堂教学效果,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减负增效;研究;课堂指导 一、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现“减负增效”的作用

在现阶段的素质教育中,除了需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学生的良好品性。素质教育一直以来都偏向于“减负”学习,“减负增效”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可以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全面发展。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正确引导家长进行积极配合,及时发现和减轻学生的综合学习力。近几年,智慧课堂逐渐成为教育界的热点话题,由于小学生的作业比较多,学习负担比较重,所以每天都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是实际学习效率并没有得到切实的提高。针对该种问题现象,需要全面分析和研究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弊端与不足,改变传统数学课堂中以教师为主的传输式教育模式。与此同时,也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思维与综合能力。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实现“减负增效”的相关策略 (一)巧设课堂,注重学生的自主性

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前,需要首先做好备课的工作。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和明确课堂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可以在进入课堂以后,快速融入数学指导和学习的状态。小学生处在思维最活跃的时期,如果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影响到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前,需要科学设计和安排课堂教学的相关内容,深入挖掘和分析教材课本,理清数学知识的总体结

[1]


构,充分把握住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再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实际学习现状,合理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和指导。比如,可以选择运用分层教学的形式,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重视在重点和难点的突破方面,以及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方面。而对于学习能力比较薄弱的学生,教师需要在引导的基础上,不断鼓励和认可学生,促进学生保持或提高对数学学习兴趣。教师通过对于不同学生的差异性把握,可以进一步促进教学活动的良好开展,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从另一方面来说,学生的自主性也很重要。比如说,基本上在每册教材中,都有对认识图形与观察物体的相关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自行分析、回顾和总结学习图形中具有的一些特征,并且给予相应的准确定义。或者也可以引导学生联想日常生活中,与之相关的数学知识,试着自己进行总结和拓展。利用该种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发挥出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促进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掌握,进而实现减轻学习负担或心理压力的目标

1.

合理分配和设计课堂教学的时间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环境下,教学任务的压力和教学效率的降低,使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始终无法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通常情况下,教师比较注重课堂教学的时间,尽可能的会把自身所具备的知识内容,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全部传授给学生,但是这忽视了学生所能接受的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基本上都会占用大部分的时间,对知识进行讲解和练习,所以学生针对数学问题进行自主思考的时间,就会相应减少很多。这在潜移默化之中,就会使得学生降低了自主思考的学习能力,最重要的是,学生也会对数学课堂的学习,慢慢失去原有的兴趣。这不仅无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也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效率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更不利于学生的减负作用。

因此,在“减负增效”的目标影响下,教师在开展课堂活动时,应当科学增加学生的课堂思考时间,科学分配课堂指导时间。尽可能的在完成课堂任务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以满足学生练习与知识消化和吸收的实际需求。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初步的预习,让学生充分了解即将学习的课堂内容走向,提早在心中构建起基础的知识结构模型。学生在经过基础性的练

[4]

[3][2]


习以后,会充分发挥出学习的实效性。再经过教师的讲解,就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学生在经过课堂的针对性练习以后,会逐渐加深对于知识点的深化理解。在面对容易混淆的知识内容时,就可以得到教师的正确指导,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数学课堂教学工作效率。

结语:

综合以上的叙述,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首先明确自身的教学目标和定位,认真反思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充分结合和分析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以及对于学习的真实需求。并且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全面落实“减负增效”的目标和措施。

参考文献:

[1]张丽华. 如何减轻数学课堂中隐性的负担[J]. 小学教学,2015(9):31-31.

[2]洪华明,黄美凤.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做到“减负增效”[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7):167-167,168.

[3]刘香兰. 浅谈小学数学中如何做到“减负增效”[J]. 新课程·上,2015(7):17.

[4]康永奎. 打造高效数学课堂让学生真正“减负减压”[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4):245-245.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cjy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