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八声甘州·姑苏台和施芸隐韵翻译赏析》,欢迎阅读!

古诗八声甘州·姑苏台和施芸隐韵翻译赏析
《八声甘州·姑苏台和施芸隐韵》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步晴霞倒影,洗闲愁、深杯滟风漪。望越来清浅,吴歈杳霭,江雁初飞。辇路凌空九险,粉冷濯妆池。歌舞烟霄顶,乐景沈晖。 别是青红阑槛,对女墙山色,碧澹宫眉。问当时游鹿,应笑古台非。有谁招、扁舟渔隐,但寄情、西子却题诗。闲风月,暗销磨尽,浪打鸥矶。 【前言】
《八声甘州·姑苏台和施芸隐韵》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作品。此词上片写作者游姑苏台而抚今追昔;下片抒发怀古伤今之情,暗含报国无门之叹。 【注释】
⑴八声甘州:简称“甘州”,唐边塞曲。据王灼《碧鸡漫志》卷六说:“《甘州》世不见。今‘仙吕调’有曲破,有八声慢,有令,而‘中吕调’有‘象八声甘州’,他宫调不见也。凡大曲就本宫调制引、序、慢、近、令,盖度曲者常态。若‘象八声甘州’,即是用其法于‘中吕调’。”今所传“八声甘州”,《乐章集》入“仙吕调”。因全调共八韵,故称“八声”。双调,九十七字,上下片各九句四平韵。亦有九十八字、九十五字体,或首句增一韵者。集中三首词皆为九十七字正格。上片第三句,下片第二句、第四句为上一下四句式。下片第
1
六句作上三下四句式;第八句下四字中间两字宜连接,因在吟唱或配乐演唱中,两字连接与否,会截然不同。[2]
⑵姑苏台:在姑苏山上,又称胥台,春秋时吴王阖闾所建。《越绝书》:“胥门外有九曲路,阖闾造以游姑苏之台”。施芸隐:即施枢,吴文英之词友。
⑶辇路凌空九险:一本无“九险”二字,一本“九险”作“花阴”。 ⑷乐:一本作“落”。 ⑸青:一本作“新”。 ⑹宫:一本作“空”。 ⑺当时:一本作“姑余”。 ⑻招:一本作“拈”。 ⑼寄:一本作“赋”。 ⑽闲风月:一本作“闲月”。 【翻译】 无。 【赏析】
“步晴霞”三句,漫游姑苏台时的感受。词人说:漫步在像似晴空中的彩霞倒影在地上一样美艳的姑苏台上,顿时摆脱了无聊的闲愁。我且举起巨盅慢慢地饮酒,细细地欣赏吧。“望月来”三句,台中的所见所闻。“越来”,即越来溪,在苏州。“歈”,即歌也。词人从台上观看那越来溪,只见浅青色的溪水潺潺而流;台下还有吴歌飘起,并且逐渐扩散到杳渺霭霭的九天,惊得江边的鸿雁也慌张地飞向到远方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cit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