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信息技术—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微课程设计方案+教学设计(国培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

2022-10-06 14:38: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学信息技术—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微课程设计方案+教学设计(国培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欢迎阅读!
课程,设计,教学设计,作业,能力
案例名称 科目 课时

信息技术 1课时

教学对象

第三单元 图像的魔力 15 鸭兔同源 年级

授课教师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河北人民出版社《信息技术》七年级15课的教学内容,即第三单元:图像的魔力中关于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介绍PS软件的基本功能与应用,本节课主要学习PS软件中关于选区、图层、画笔、前\背景色、填充、保存等基本操作的实际应用。主要的目的是通过富有趣味的图像合成,让学生认识到PS的强大的功能及在生活中广泛的应用,掌握利用PS处理素材图片并储存为需要的文件格式基础操作,理解各种图片格式的区别及在不同场合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能力。 二、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PS在图像合成方面的强大功能; 2. 认识不同图片格式的特点与区别;

3. 掌握PS中关于选区、羽化、图层、填充、保存等基础概念; 4. 掌握PS中关于橡皮擦、矩形选框、前\背景色的设置操作技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与实际操作练习,学生认识到PS的强大功能,理解不同图片格式的特点,能发挥创意对图像素材进行合成并存储为需要的格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处理与存储信息的能力,培养良好的美学思想与在图像合成与网络传播方面亦需遵纪守法。

重点:选区、填充、羽化、保存(存储与存储为)等基础概念的认识理解;矩形选框、橡皮擦、吸管工具的参数设置应用;自由变换与历史记录面板的使用;

难点:掌握自由变换、橡皮擦工具的使用;认识常用图像文件格式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是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能熟练地对计算机进行操作。学生这一阶段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有趣的知识。且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对图像合成具有非常深厚的兴趣。绝大部分学生可以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掌握在PS中进行图像合成时,选区、图层、填充、保存等基本操作;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对画笔、颜色设置等进阶内容有进一步的理解。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本课的新知识环节中的学习目标是以探究式学习和任务驱动方式出现的,例如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图像合成,如何进行合成等。

2、本着直观性教学的原则,多次采用直观演示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奋点。

3、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增强分析问题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使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 多媒体录播室 微课《图像合成:鸭兔同源》 PS源文件 苹果鸡蛋PS源文件等

15 鸭兔同源 教学设计

1

3


六: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激趣导入:

师:网络上各种各样的图片让人目不暇接。当看到那些千奇百怪不可思议的图片时,不禁要问这究竟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其实很简单,我们可以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将各种不同的素材合成到一起,只要有巧妙创意,再加上技术,就能制作出足够精彩的作品。

学生欣赏各种合成图像作品。讨论分析是由哪些素材进行的拼合。

师:这些图片的视觉效果都很独特,为了保证视觉冲击力,发掘内涵,作者在创作前都作了细致入微的观察。他们不仅重视合成的技巧,更重视合成后效果带给我们的观感。可以说技巧次之,效果才是最重要的。 继续展示各种合成图像。

师:应用最为广泛的图像处理合成软件可能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PhotoShop了。只要我们熟练地掌握了PS的操作技巧就可以将我们心中的创意随心所欲地表现出来。比如这节课,我们就要利用PS软件制作下面这张“鸭兔同源”的图像合成实例。 展示本节课的制作图成。

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张图片是由哪些素材合成的呢? 生:兔子的头。

生:鸭子的身体与脚。

师:说得对!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这张图片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在制作过程中又有哪些注意事项。以及,我们还可以类似的思路,制作出哪些作品呢? (二) 新授

步骤一:打开文件,观察图层,确立思路 1. 打开文件“鸭兔同源.psd

2. 找到界面中的图层面板,观察文件中的图层。

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文件中包含有两个图层:兔子头部的图层在上方,鸭子的图层在下方。 3. 当前正在编辑的图层会用蓝色强调出来。通过鼠标单击可以切换当前要编辑的图层。 步骤二:使用“自由变换”,调整素材大小

1. 单击兔子所在的图层,使它处于选中状态,即蓝色状态。这时,我们对这一层上的编辑都不会影响其它

层上的对象;

2. 编辑——自由变换,快捷键CTRL+T。合理的利用快捷键会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 3. 执行自由变换命令后,变换区域的周边就会出现控制点,表示正在执行变换操作;

4. 移动鼠标指针到控制点处,同时按住SHIFT键可以按比例进行缩放,如果松开SHIFT键,则可以不锁定纵

横比进行随意缩放;

5. 调整到合适大小后,按下ENTER回键确定操作。缩小后的兔子、鸭子的外轮廓过渡要自然。

技巧:在执行完自由变换命令后,如需要取消操作,可以按下键盘上的ESC键,如果对执行命令后的效果不满意,可以执行编辑——还原自由变换,快捷键CTRL+Z,返回到上一步的操作。

步骤三:隐藏图层,切换编辑对象

1. 单击兔子图层前面的小眼睛,关闭显示状态,隐藏兔子图层。注意隐藏的图层处于不可见,不可编辑状态 2. 单击鸭子所在的图层,将它切换为当前编辑图层; 3. 接下来,我们要去工具箱里找到吸管工具,吸管工具可以使图像中显示的任何颜色转变为可填充的前景色。

它很像是我们在化学实验室中使用的吸管。只不过实验中我们吸得是试剂,而我们这里在PS里吸取得颜色; 4. 使用吸管工具,吸取鸭子头部附近的颜色; 步骤四:制作带有羽化值的填充选区

1. 在工具箱中选择矩形选框工具;然后在上方的工具选项区内,设置羽化值为20像素。设置羽化是为了让选

区的边缘过渡更加柔和;

2. 在图像上拖动出比鸭子的头大一些的选择区域,松开鼠标左键后,我们可以看到选区被一圈流动的虚线给

框了起来;

3. 制作选区的过程中,鼠标指针移动到选区内部后,指针会有一个形状上的变化,它表示我们可以移动这

个选区;如果我们拖动出的选区位置不对,可以用它来调整选区位置 步骤五:使用前景色填充 15 鸭兔同源 教学设计 2 3 1. 编辑——填充;

2. 在弹出的的“填充”对话框中选择使用“前景色”填充,设置完后单击“好”按钮;


七. 课后反思

优点:欣赏图片导入新课,很快就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快速明确任务目标,让学生始终带

着任务进行学习,知识点掌握很快。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容易犯的错误基本上都有强调,有效地避免了重复性操作。练习用源文件准备适当,既有趣,又符合当下学生的操作水平。

不足之处:首先语言的流畅度方面有所不足。因为是在微机室内录课,距离DV较远,声音不自觉得挑高,有些刺耳。其次对于学生的学习水平有些低估了,感觉还可以多讲一下关于图层结合蒙版与渐变来进行合成的操作技巧。最后,生生互动较少。

感受和体验:学生对PS这一软件有着深厚的兴趣与非常强烈的学习欲望。但出于中考的考虑PS不是教学重点。因此我考虑在教学工作之余建立一个班级的PS兴趣分享群,多制作一些入门级的教程视频,附带素材,在群内进行分享,让有兴趣的学生可以方便得获得资源,提高自己的PS技巧

学生体会

学生通过使用该小程序,更方便地了解老师需要在群里通知的内容,无需回复收到,即可表明自己已查看老师发布的内容。同时,上传作业也更加方便,而且还可以做到及时修改。班小二中的打卡活动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每天可以记录,而且教师会送小礼物,学生会有排行榜,做得好的同学会收到电子奖状。学生们表示这个小程序非常的便捷有效,对日常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

学生体会

通过问卷星的调查能提起学生的兴趣,愿意真实的去根据自己的内心选择,样真实性比较高,教师在这一点上充分的考虑到学生自主性,让学生喜欢上这堂课,从而喜欢老师,在课堂上能够学习更多的知识,增加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度,有利于学习的进步,知识的稳定,整个班的成绩都会有所提高。

学生体会

调查内容是家长所关心的话题,题目语言通俗容易理解,大家乐于答题。从中反映出家庭作业布置的一些现象,便于学校根据调查结果进行适当的调整;也让家长看到孩子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

因为应用了多种多样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练习形式,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在练习中游戏游戏中巩固学习使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让孩子们更加乐于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的学习

15 鸭兔同源 教学设计

3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cJc.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