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一语文高效课堂:《像山那样思考》 》,欢迎阅读!

高一语文高效课堂资料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教学目标
1. 熟读全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2. 理解文中内涵深刻的句子,感受文章的主题。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文中内涵深刻的句子,感受文章的主题。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引导学生列举一些含有“狼”的词语,并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词语的特点。
师:大多数同学在提到狼时,均会不自觉的用到一些贬义词,流露出憎恶或恐惧的情感。显然,传统的观念在影响着我们,今天就让我们像山那样思考去重新认识狼吧。
二、作者简介
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被誉为“近代环保之父”—— 美国作家,生态学家,土地伦理学家,一生共出版三部书和五百多篇文章。1949年,《沙乡年鉴》出版,是其最重要的著作。
1935年的时候,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河畔购买了一个荒弃了的农场,在此后的十几年里,他和妻子孩子着力于农场上的生态恢复工作。《沙乡年鉴》则记录了作者在这里自然界中各种生命之间彼此折射辉映的亲知和体悟。文笔优美,思想深邃。被誉为“绿色圣经”。 《像山那样思考》是《沙乡年鉴》中收录的一则随笔。
三、背景介绍
工业革命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极大丰富的物质生活,但人们却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过高的物质追求,不断的向大自然索取,以及错误的生态观念,使我们的地球已变的满目疮痍。森林植被骤减,水土流失严重,工业三废的污染,滥捕滥杀滥伐,这一切做法严重的破坏了生态平衡,地球面临荒原化的危险。
四、整体感知,领略结构之美(将文章划分段落,并概括出段落大意) 明确:文章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3),写狼的嗥叫及对其含义的不同理解。 第二部分(4-7),写狼群被杀死、鹿增多后的后果,交代了作者认识的由来。 第三部分(8-10),揭示狼嗥所隐含的深层含义,呼吁维持生态平衡。 五、速读课文,回答问题。
1.朗读1.2段,并思考如下几个问题:
面对这声狼嗥,留意的有哪些事物?他们的反应又是怎样的? 为什么说狼的嗥叫只有大山明白? 鹿——死亡的警告
松林——混战与流血的预言 郊狼——得到残羹剩饭的允诺 牧牛人——账户透支的威胁 猎人——狼牙抵制弹丸的挑战 山 ——“客观地聆听”
归根结底的说,导致这种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由于人类不善于思考,缺少客观的思考,只有山做到了客观的思考。
2.速度3—9段,思考作者对狼的看法发生了怎样的转变?试从文章中找到关键句分析。 明确:①觉得狼是有害的,欲除之而后快。 文中关键句:“在那个年代里,没有人会放过打死一只狼的机会。”
“那时,我总是认为,狼越少,鹿就越多,因此,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是猎人的天堂。”
1
②对其产生同情怜悯之心。 文中关键句:“这双眼睛里,有某种对我来说是新的东西……”
③认识到其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第7—9段 当一只被狼猎杀的公鹿在两三年就可以被替补时,一片被太多的鹿拖疲惫的草原,可能在几十年里都得不到恢复。
六.精读课文,理解关键语句。
文章有很多富含哲理的语句,试着找出来读给大家听,并谈谈自己的理解。(学生展示自己勾画的哲理句,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互相讨论。)
1.理解文章第1段中“这是一种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鸣,是对世界上一切苦难的蔑视情感的迸发”这句话和最后一段中“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这也许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这句话,思考狼嗥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内涵?
明确:①这一声狼嗥里,“不驯服的、对抗性的” 透露出狼对人类捕杀的抗议和不满;“悲鸣” 透露出狼对死去同伴的哀悼;“蔑视情感” 透露出狼对人类目光短浅的蔑视。
②荒野中的万物彼此之间都是平等的,无高低尊卑之分。以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万物,与万物应和谐相处,这应是我们从荒野中获得的最大启示。
2.理解下面划线句子的含义。
在这方面,获得某种程度的成功是很好的,而且或许是客观思考的必要条件,不过,太多的安全可能产生了长远的危险。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P73第10段)
明确:我们人类的眼光太短浅了。为了谋得眼前的利益,靠破坏自然来获取自己的“幸福”。破坏生态平衡,无疑要让世界变成荒原,那将是十分危险的。
七、深读文本,理解主题。
结合全文,谈谈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可悲的是,对于这一点,只有大山明白,却极少为人类所领悟,学过此文后,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呢?(学生谈)
示例:①警告人们不要破坏生态环境。
②呼唤人与万物之间的平等相处、和谐相处。 ③饱含着生命意义和生态价值。 八.小结 总结课文:为什么我们要像山那样思考?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大自然,怎样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像山那样思考》作者一文似惊醒梦中人,用诗一般的语言,来表达深层的含义,深入浅出,像山那样思考,那样客观的思考,与狼共舞!庄子曾说“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让我们像山一样去思考。
《像山那样思考》训练案
1.仿照下面句子的示例,续写一个句子。要以“环保”为中心。
消灭了牧场上的狼而使牛群数目增加的牧牛人不知道像山那样去思考,我们才有了沙尘暴,河水把未来冲刷到大海里去了。
示例:填平了滩头上的泥沼而使耕地面积扩大的农民不知道像大地那样去思考,我们才有了赤日炎炎,干旱把现实蒸发到天空中去了。 2.拓展阅读提升
我们来看看梭罗的一段文字,看看这段文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与主张?不妨再与利奥波德的生态主张进行比照,找出两文的异同。 这是一个愉快的傍晚,全身只有一个感觉,每一个毛孔中都浸润着喜悦。我在大自然里以奇异的自由姿态来去,成了她自己的一部分。我只穿衬衫,沿着硬石的湖岸走,天气虽然寒冷,多云又多风,也没有特别分心的事,那时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cJ44.html